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舉行瑪雅斯比祭典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三日電)阿里山鄒族二大祭典之一的「瑪雅斯比」祭典,3日在特富野社男子集會所「庫巴」前舉行,族中勇士以砍神樹、迎接天神降臨,並舉辦男嬰初登會所禮、成年禮、團結祭,儀式非常隆重。

阿里山鄉長湯保富表示,鄒族傳統民俗「瑪雅斯比」(Maeasvi)祭典,是一種綜合性的祭儀,有戰祭、凱旋祭、敵首祭、馘首祭、團結祭等不同的名稱,是鄒族歷史最久、影響最深遠的傳統祭典。

特富野社「瑪雅斯比」祭典上午十時揭幕,由特富野社頭目汪念月登高一呼,所有參加祭典的成年男子,紛紛從家裡取來小米酒、糯米糕等祭物,並在「神樹」(雀榕)前,宰殺一頭小山豬,由頭目帶領眾勇士將小塊山豬肉插在神樹上,象徵請天神享用。

接著由勇士們爬上神樹,將神樹的枝葉砍光,只留三株枝幹,分別指向「庫巴」(男子集會所)、汪家與石家,象徵接引天神進入男子集會所、頭目家(汪家)與長老家(石家)。

在接引天神進入庫巴之後,緊接著依序舉行男嬰初登會所禮、成年禮、團結祭等儀式。所謂「男嬰初登會所禮」,是指男嬰兒剛滿週歲,必須由舅舅或叔叔抱上男子會所,讓天神、頭目、長老與族中勇士認識,讓天神、戰神保佑男嬰將來成為勇士。

至於成年禮,則是男子年滿十六歲,須在「瑪雅斯比」祭典中參加成年禮,接受長老的告誡與教誨,並繼續學習更精熟的謀生與征戰技能;鄒族青年參加成年禮時,必須依序登上庫巴,由長老拿藤杖鞭打受禮者臀部,告誡受禮者不可再貪玩,恪遵祖先遺訓,勇敢勤勞。

如果青年平日怠惰、懶散、玩世不恭、好逸惡勞、調皮搗蛋,長老多半會拿藤杖重重的多打幾下,以挫其銳氣,儀式結束後,再由頭目或長老拿葫蘆杓子盛酒給青年們喝,表示成年。

湯保富指出,「瑪雅斯比」原是鄒族先民出草征戰凱旋、修建「庫巴」男子集會所或是粟(小米)神祭之後,由長老決定是否舉辦及舉辦的時間,因此,各大社原本並無固定的舉辦時間。

自從日治時代起,日人為方便理蕃,「瑪雅斯比」祭典統一在二月十五日或八月十五日,由特富野、達邦二社輪流舉行;台灣光復後沿襲日制,是一項綜合戰祭、團結祭、家祭的典禮,有團結族人的精神內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