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岸溝通「不能有投降意味」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台外交部政次高英茂昨天表示,美方對國民黨訪問中國的事情已表達關切,美方私下有意見認為,台灣內部應該先團結獲得共識,赴中接觸談判才有力量,美方不希望在台海局勢中有「意外」出現。

外交部也與美方進行溝通,在反分裂法通過之後,台灣並不反對溝通,「但溝通不能有要投降的意味」,這樣對兩岸的互動沒有正面意義。

他認為,政黨領袖訪問中國之前,應該先和政府溝通、獲取共識,以免被中國統戰分化。

立院外交及僑務委員會昨天邀高英茂專案報告「美國國務卿萊絲訪問北京後美、中、台三邊關係」,他在答復立委質詢時做上述表示。

親民黨立委孫大千質詢時指出,陳水扁總統認為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訪問中國是「國共和談」,如今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在野政黨領袖,都有意赴中國大陸訪問,外交部對此究竟抱持什麼樣立場?

高英茂回答說,政黨領袖訪問中國前,應先與政府溝通獲取共識,「避免被中國心戰或統戰分化」,因為「在政治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孫大千不滿高英茂的回答,怒指高英茂「質疑在野黨領袖的智慧」。

孫大千表示,江丙坤只是去中國大陸弔祭、謁陵,性質不能定位成「談判」,更何況沒有政府授權,何來談判之說?民進黨政府「國共和談」的說法,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高英茂解釋說,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退休感言事件,就是反分裂國家法讓人民承受過大壓力的反應,顯示中國在對台「心戰」上,已經產生改變台海現狀的嚴重後果。

訪中假和平 為中國解套

記者蘇永耀╱特稿

國民黨派訪問團前往中國,對台灣是利或弊,不應只是各自表述;一個簡單的判準,當台灣內部出現態度兩極,並演變朝野政黨相互攻訐,而對岸則由官方歡迎接待,還動員群眾溫情統戰,已可看出「此消彼長」反挫態勢。

國民黨內或許有人還無法理解,認為既然兩岸處於冷僵持的局面,國共一起鋪設出溝通平台,應有利於穩定台海局面;但國民黨所不知的是,正因「反分裂國家法」受到嚴峻國際壓力的北京政權,正好利用國民黨為其解套。

分析者應可同意,縱然中國內部對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有過精密的估算,但仍沒料到會遭到台灣民意如此大的反彈;在國際社會,美、日兩國才剛強化安保體系,中國破壞亞太現狀之舉,則坐實了威脅者的形象,連原要加速與中國關係的歐盟,也得推遲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時程。

換言之,因「反分裂國家法」產生的新亞太情勢,是對中國的國際壓力驟升,美國國務卿萊絲訪問中國時,也要求北京政府應提出改善兩岸關係的其他措施;所以,球是在中國這一邊,北京方面如果無法展現或釋出具體善意進行解壓,胡錦濤的政權正當性,將強烈動搖。

從台灣內部角度,三二六形塑強大的反併吞能量,中國本須正面以對,否則將更難「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才三天不到,國民黨便派團前往中國,台灣高漲的氣勢被國民黨破壞無遺;國際層面亦復如是,當台灣在野黨無視「反分裂國家法」,只圖國共晤面時,其他國家將更難置喙。

台海的和平必須以和平的維持為前提,如果是以中國所界定的一中框架,那就只是投降式的假和平;果不其然,中國國務院台辦主任陳雲林昨晚宴請江丙坤等一行時,藉機統戰,說代表團正開啟「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黨與黨對話』的先聲」。

國民黨訪中等於將兩岸國與國關係,矮化為內部關係;如此被吃豆腐,卻不見江丙坤等人嚴正回應。兩岸需要溝通、對話,但不是像現在國民黨連基本國家尊嚴都不顧而一意孤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