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康小百科:經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4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 經痛是婦女很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約三分之二的女性朋友在月經來潮時,會出現不等程度的下腹部收縮痛或陣痛,有時會伴隨上吐下瀉、漲氣、發冷、冒冷汗、腰酸痛背等等,在少數人中,甚至可能因疼痛而呈現半休克的狀態。

女性青春期初經剛來時,由於尚未開始排卵,所以並不會有經痛的產生。一般是在1、2年後才開始排卵,而陸續出現經痛的症狀。在臨床上,很多生過小孩的婦女,經痛會大幅度的減少,甚至會消失不見,一方面可能是子宮頸被撐過後經血能順利排出;另一方面,可能是內分泌恢復正常有關。

在月經來潮時,可以採用一些簡單的方式來減緩經痛,包括:避免冰水及刺激性的食物、熱敷下腹部,洗熱水澡、適量的運動、適度的休息,甚至真的很痛時可以睡一覺。如果仍舊沒有效時,可以服用止痛藥,而目前市面上有二種,一種是普拿疼,另一種是前列腺素抑制劑,即阿司匹靈類的止痛藥,以後者的療效較佳,但須要在月經來潮前幾個小時即開始使用。想避孕的婦女可以考慮口服避孕藥,約有90%的止痛效果。

但有一部份20、3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會出現異常的經痛,而且合併經血量很多,當有這些現象出現時,即可能代表著次發性的病理性經痛,主要是由於骨盆腔器官出現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骨盆腔發炎,此時應立即就醫檢查,以找出病因加以處理,才能解決經痛的問題。

臨床上,這些原因也常常會造成不孕症,所以須早期診斷及治療,才能保持生育能力。生理性的經痛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並不是疾病,生過小孩後大都會消失或減輕疼痛。在這過渡期中,可以採用適度運動、熱敷,甚至吃一點止痛藥來解決。但若有不同以往形式的經痛產生時,必須立即至醫院接受檢查,以確定是否有骨盆腔器宮的病變,才能對症下藥。
⊙吳月昭(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