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示威 國際施壓 敘利亞宣佈自黎撤軍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強綜合報導】繼伊拉克﹑巴勒斯坦成功舉行民主選舉之後﹐中東地區的民主潮流似乎一發而不可收。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遇刺身亡引發大規模街頭抗議行動﹐場面與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和平革命出奇地相似。民眾壓力不僅使親敘利亞的黎巴嫩政府垮臺﹐還逼迫區域強權敘利亞將其佔領軍撤至邊境地區。

兩万民眾示威 黎巴嫩政府倒臺

1976年﹐黎巴嫩內戰爆發後不久﹐敘利亞即以維持和平的名義派兵進入黎巴嫩。1989年結束黎巴嫩內戰的塔伊夫協定要求敘利亞在兩年內將部隊撤至黎東貝卡谷地,最後全面撤軍。但敘利亞長期拒絕撤軍。2004年9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559號決議,要求敘利亞完全、徹底地從黎巴嫩撤軍。但時至今日,敘利亞仍在黎境內駐軍1萬4千人。

2月14日﹐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在一場恐怖炸彈襲擊中身亡﹐激發反敘利亞的大規模群眾示威。雖然大馬士革否認和這起汽車爆炸事件有任何牽連,但是許多人指責敘利亞是幕后黑手。28日﹐數萬人聚集在首都貝魯特市中心、距國會幾百米外的「烈士廣場」示威。群眾高喊「敘利亞滾出去」的口號,揮舞黎巴嫩國旗,形成一片紅白相間的旗海。在民眾壓力下﹐黎巴嫩總理卡拉米宣佈內閣全體辭職。卡拉米說,他不希望他的政府成為黎巴嫩向前發展的障礙。廣場上的民眾聽說此消息﹐歡聲雷動﹐萬旗揮舞﹐一如烏克蘭橙色革命的場景再現。


國際社會要求敘利亞撤軍

但對黎巴嫩民眾來說,這還只是開始。反對派領導人說﹐抗議活動將繼續到敘利亞撤軍為止。哈里里遇刺事件及其引發的民眾示威﹐促使國際社會對敘利亞加壓,要求敘利亞結束長期對鄰國事務的粗暴干涉。在倫敦舉行的巴勒斯坦會議上﹐美國國務卿萊斯和法國外長巴尼耶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敘利亞儘快撤軍。

3月2日﹐布什總統指出,國際社會一致要求結束敘利亞對黎巴嫩的軍事和政治干涉﹐現在是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的時候了。布什指出,世界各國都發出了一個共同的聲音,這就是确保民主在中東地區扎根。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情急之下展開外交行動﹐尋求阿拉伯兄弟們的支持。可是﹐中東各國眼見國際壓力日漸加大﹐紛紛規勸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以結束其在國際上的孤立局面。

敘利亞宣佈「重新部署」駐軍

3月5日﹐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向國會發表演說,正式宣布「重新部署」駐黎巴嫩的部隊,將軍隊撤至接近敘黎邊界的貝卡谷地,以緩和日益強大的國際壓力。阿薩德說:「假如黎巴嫩民眾都希望敘利亞撤軍,敘利亞軍隊一天也不會多呆。」但他同時說﹐敘利亞撤軍並不意味著敘利亞對黎巴嫩的影響就此消失。

阿薩德的講話在敘利亞全國電視轉播﹐黎巴嫩民眾也在電視上收看了講話。聽到敘軍後撤的消息﹐示威民眾在貝魯特市中心廣場齊聲歡呼。但黎巴嫩反對派提醒民眾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敘利亞還沒有公佈任何撤軍時間表。

國際社會恐怕也不會對此感到滿意。美國總統布什已表明絕不接受全面撤軍以外任何其他折衷方案。美國國務院表態說:阿薩德的講話還達不到要求,敘利亞必須全部徹底地撤出黎巴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國首相:敘利亞必須抓住機會遵守國際要求
布什要求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
美促敘利亞落實從黎撤軍
美對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承諾存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