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層教師會:性別教育不能以懲罰方式落實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六日電)基層教師協會等團體今天在性別教育座談會上表示,反對學校將談戀愛等不符規範的學生,以記過懲處方式篩出校園;希望學校以對話、思辯方式,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讓學校教育成為創造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性別意識探索空間。

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邀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中學生權益促進會、基進教育親師連線、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等團體,今天舉辦座談會,討論「校園如同性與身體的管制站現況」,並演出行動劇,諷刺國家官員大談「上床」、「LP」,並藉由媒體轟炸播放,但學生在學校談戀愛、牽手、擁抱親吻,卻遭到記過,甚至退學的不公平處罰。

基層教師協會理事長王慧婉表示,性平等教育透過立法,由上而下推動到校園,教育部也將把性別平等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凸顯教育政策越來越重視這項新興議題。

王慧婉說,但教育部與學校推動的性別平等教育,並沒有考量到學生迫切需要的「身體自主」、「情慾自主」的發展空間,教材仍充斥性別刻板印象、男女比例、職業分工等方向,或是強調對於性騷擾、性侵犯的懲罰性政令宣導,讓師生有「隔靴搔癢」的距離感,不足以面對校園中的議題。

她舉例,即使已訂定學校不得歧視未婚懷孕學生的教育政策,以保障學生的受教權,但檢視學校校規,仍以擔心學生因情慾自主導致懷孕或影響學習等理由,訂定對於男女學生手牽手、擁抱和親吻的罰則。王慧婉指出,這些規則無法讓學生有發展情慾自主的摸索空間,無法讓學生們從經驗中,學習對行為負責及真實了解情感、自我價值與性別關係。

此外,與會者認為,學校為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舉辦的演講、作文、海報比賽,流於制式,無法發揮真正成效。親教親師連線代表郭清圳表示,當電視媒體一天到晚播送關於性的議題,政府官員也不斷以「上床」,「LP」等字眼譬喻時事,學校推動每學期四小時的性別平等教育,能讓孩子從中學到什麼?

與會者一致表示,單以處罰或推動制式性別教育等方式,無法徹底解決校園中的性別問題,學校應鬆綁制度,並以學生日常生活經驗,讓學生由成長中發展性別觀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