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潮若惡化 日本擬發中國旅遊警報

西方媒體廣泛關注反日示威 歐美輿論促面對歷史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訊】對中國境內發生的反日游行示威,歐美媒体予以廣泛報導。部分報章一方面質疑,一個一向壓制學生游行示威活動的政府,此次對游行活動默許的真實動机;另一方面認為日本的确應該正視和反思歷史。也有文章批評中共對自身歷史的篡改,比起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京、廣州和深圳等中國大城市,9及10日分別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并演變成包圍日本駐北京大使館和打傷日本留學生的沖突活動。這些連串反日活動使日本輿論普遍高度質疑北京當局,有默許事態發展的嫌疑。

《讀賣新聞》以“反日示威騷亂”來形容這次示威,批評北京當局取締對自己不利的活動,卻對反日騷亂置之不理,“如果這是法治國家,不會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如果日本為了商業利益討好中國,只會損害長遠的國家利益。”

同時一連串大規模示威,也引發了日本方面的懮慮,《讀賣新聞》透露,如果日本國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外務省考慮對中國發布旅游警報。另外,由超過500家日本商社組成的中國日本商會,11日發文要求中共當局保障他們的安全,避免暴力事件再度發生。

中共歪曲歷史尤甚日本

美國之音、歐美媒体連日來對中國各城市發生的反日游行活動予以廣泛跟蹤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周一發表題為“日本粉飾,中國歪曲”的文章說,日本應當坦白承認自己的歷史。

但文章指“中共對自己歷史的篡改比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舉例而言,中共把1989年天安門的和平示威說成是暴亂,說大躍進沒有導致千百万中國人死亡等等,這些都是對歷史的篡改”。

正視歷史將贏來尊重

法國《費加羅報》在周一的社評中說:“近來,無論是在北京或廣州,公開表達對日本修正歷史的憤怒要比呼吁中國實現民主更容易。如果說政府對抗議活動規模失控會有什么擔心,也無法怨天尤人,共產体制一向將民族主義作為一种備用意識形態以轉移民怨。二戰結束已60年,日本始終未能夠承認歷史錯誤。但在當今世界,國際關系迫使每一個國家承擔自己的歷史責任,假如德國沒有承擔歷史責任,我們難以想像歐洲如今會是什么樣子。”

法國《洛林共和日報》也在周一的社評中指出,德國的例證告訴世人,一個民主政体在正視歷史的時候給自己贏得的是尊重。

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分歧

另外,中國爆發連串反日示威之后,中國銀行位于日本橫濱分行所在的大廈,玻璃大門10日被人以汽槍擊中,有9個裂痕。沒有人承認責任。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指這是一宗恐怖行動,中國人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中國机构人員在10日再接獲恐怖威脅電話。中方已向日方交涉,要求查明真相,嚴肅處理,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在日的中國企業及公民安全。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計划在17日訪華,尋求化解美化歷史教科書引發的風波。他11日呼吁北京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因修改教科書及釣魚台主權等問題而出現的分歧,以及回應日方要求中方就反日示威對日方造成的傷害,作出道歉及賠償。

日本產業相中川昭一11日表示,他擔心中國日前的反日示威,會對在當地投資的日本公司造成沖擊。他并形容中國是一個惊恐國家。

相關新聞
學者觀點╱中日關係緊張 台灣得小心
專訪凌鋒﹕中共操控反日游行企圖轉移危机
【專訪】胡佳﹕反日遊行 中共操控嚴密
大陸反日抗議衝擊日本股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