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古屋市場榮景估至少還有一至兩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十三日電)中信房屋依據民國80年以來的「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棟數」、「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和「建築物建造執照戶數」三項歷史數據,觀察到成屋交易量體的震盪幅度僅為預售市場的 1/3,且參照歷史軌跡發現中古屋市場的房市榮景至少還有 1至2年。

中信房屋分析「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棟數」、「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和「建築物建造執照戶數」後發現,14年來平均震盪幅度分別為20.14%、13.46%和40.17%,顯示預售屋市場常被外在各種政經環境因素影響而大起大落,相對成屋市場,是較敏感且不穩定的狀態。

舉例來說,民國82年全台實施容積率管制,所以建商皆搶在81年申請建造執照造成發照量大增情形;84年的「江八點」、「李六點」談話發表和飛彈試射,以及85年的中共三度軍事演習都嚴重影響建商推案意願;86年兩岸有條件的通航政策又給預售屋市場信心;可是86年林肯大郡倒塌、87年本土性金融風暴引爆多家地雷股並影響營建股股價下挫,加上88年的 921大地震和89年的政黨輪替,對預售屋的影響程度都遠大於成屋市場;幸而91年2月實施2年的土徵稅減半徵收,以及後來的SARS疫情控制得宜,房市開始欣欣向榮。

由於一般住宅興建期約為1年半至2年,因建商推案的敏銳度,建照發照量便可用以當作成屋交易市場的景氣領先指標,這樣的強烈相關性可以推論房市景氣依舊看好1至2年;在民國81年和86年的大量推案之後都有量縮的情形發生,但是91年的巨幅增量之後,建商請照不但沒有縮手情形,反而繼續微幅加碼,所以可以推論此波榮景可以持續影響中古屋市場的熱絡與繁榮。

許多購屋者在購屋時總會擔心自己購買在高點,關於這點,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指出,房價其實沒有回跌的時候,以長期大趨勢而論,各區房價都呈上升趨勢,縱然有漲過頭之後的小幅修正,但對買屋自住的消費者而言,只要看對了產品,什麼時候都是購屋的好時點。

預售屋的平均單價一般多比中古屋多出二成左右,但銷售狀況會影響後續的房價表現,周邊的商圈和生活機能也常常尚未成形,且受外在政經環境影響較大;而中古屋附近環境多大抵成形,屋況、結構和鄰居也都可觀察得到,就整體市場而言,首購族及首次換屋族群需求的產品多以中古屋為主,因此以價格面或保值性考量時,長期看漲並且穩定不墜的中古屋市場有相當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