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彈性纖維反傾銷調查 業者:影響有限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十三日電)中國商務部發佈即日起對原產於台灣、日本、新加坡、南韓、美國的進口彈性纖維 (氨綸)進行反傾銷調查,預估對台塑衝擊較大,而遠紡每月出口中國大陸的彈性纖維僅約10噸,因此影響不大。而紡織研究機構指出,彈性纖維目前已逐漸不流行,廠商也會採取因應措施。

台灣生產氨綸,也就是彈性纖維最大的廠商為台塑,預期將有不小衝擊;此外,遠紡也生產彈性纖維,對此遠紡副總經理鄭澄宇指出,遠紡出口至中國大陸彈性纖維每月約10多噸,加上遠紡在中國大陸也設有化纖廠,因此影響有限。

部分紡織研究機構認為,台灣輸往大陸最大產品為聚酯纖維,並非彈性纖維,因此對整個台灣的衝擊應該有限,同時就算中國對台灣進行反傾銷調查,台灣廠商應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廠商也指出,一塊布料的彈性纖維比重不到10%,加上已逐漸不流行彈性纖維,中國對台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影響有限。

相關新聞
美對中國紙巾產品課反傾銷稅
征高額反傾銷稅 中國紙品在美被截
歐盟公告終止對台灣聚酯棉課徵反傾銷稅
美國判定台灣輸美瓶級PET脂傾銷不成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