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共產時代中國文明的改造

劉宗正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訊】一、中國文明的改造,必須先徹底擺脫專制政權

在中國未完全消滅中共專制政權之前,中國人并沒有任何客觀的條件,談論有關于中國文明改造的問題。因為中共的專制政權,完全建立在階級仇恨、階級斗爭与暴力革命的基礎之上,這种專制的文明,具有各种反人性、反生命、反道德、反自然、返環保与反地球的特質。

這种專制文明的特質,只會創造出各种非人的文化,人只不過是政治的工具与既得利益者的奴隸罷了。如此,中國人怎么有可能奢望談論,所謂文化复興或文明改造的問題?

二、中國文明的改造,必須建立在充分關怀人与尊重人性的基礎上

人類文明的改造,必須建立在充分關怀人与尊重人性的基礎之上,才能夠逐步合理与健康地發展具有偉大創造力与生命力的文明。這個簡單的道理,自古以來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換言之,人類所有文明的建設与創造,都离不開人的本質与意義。這种人的本質与意義,就是人性中偉大的愛与正義的价值,它是人類所有文明創造的根源与基礎,也是人類所有文明發展的方向与目標。

三、中國文明的改造,必須充分吸收西方文明中的偉大精華

未來的人類要創造偉大的文明,必須從人性中尋找絕對愛与正義的价值,從這個价值基礎之上,再逐漸吸取現代世界文明的普世价值,如此才能為人類文明,創造出更偉大的格局与內涵。

所謂現代世界文明的普世价值,源于基督教倫理、伊斯蘭教倫理、佛教倫理、道教倫理等文明的核心理念。例如,博愛、同情心、慈悲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理性、誠實、信用、孝德、勤勞、責任、人權、道德勇气、慷慨助人、見義勇為、平安、喜樂、廉恥心、清心、寡欲、節儉、朴實、幸福、和平、人道關怀、人道救援、人道譴責、人道干涉、世界正義、尊重生命、愛護自然、環保意識、生態保与意識、維護地球可持續發展性等。這些文明的核心价值,可以成為后共產時代中國文明改造的主要价值、理念与內涵。

有些人認為西方文明的精華,在于古希腊哲學与羅馬文化。事實上,并不然,西方文明真正的精華,在于基督教倫理文明的价值,例如,《圣經》中,充分表現了絕對愛与正義的理念,這种絕對愛与正義的理念,与古希腊哲學与羅馬文化中,那种相對的愛与正義,并不相同。

所謂絕對愛与正義,是建立在超越人類功利主義的信仰,這种信仰,具有無條件犧牲之愛与舍己之愛的本質。例如,《圣經》中記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他仍然祈求天父原諒迫害他的人,這种愛敵人如自己的愛,絕對不是古希腊哲學与羅馬倫理哲學,可以達到的境界。

為什么古希腊哲學与羅馬倫理哲學,無法達到基督教文明的境界?因為前者的倫理哲學,是建立在俗世的功利主義基礎上;而后者的倫理哲學,是建立在超越俗世的功利主義之基礎。

例如,以古希腊哲學与羅馬文明的哲學,絕對無法開展出現代民主的文明。現代的民主文明,是建立在人人平等、肯定人的權利、有人道責任的自由觀、普世的公平与正義理念等。這些价值理念,都源于基督教文明的思想,并非源于古希腊哲學与羅馬文明的哲學。

例如,《圣經》中指出,人是按照神的肖像所創造出來的,人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這种平等的思想,正是現代民主正義的根本原則与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平等的概念,人類絕對無法開展出現代民主的文明。

古希腊哲學与羅馬文明,都是建立在容許統治者与奴隸的社會基礎之上;羅馬文化,更是專制文明的代表;基于這兩种文明客觀的限制,他們絕對無法產生人人平等、肯定人的權利、有人道責任的自由觀、普世的公平与正義理念等的价值理念。

四、學習人類好的文明,揚棄人類坏的文明

未來中國文明之改造,應該建立在人理性的意識基礎上,例如,凡是好的文明,不論屬于中國或外國的,中國人都應該虛心接受与積極學習;凡是不好的文明,不論屬于中國或外國的,中國人都應該堅決地拒絕与積極地揚棄。

以中國傳統文明為例,中國有許多优良的价值理念,都受到專制文明嚴重的扭曲与壓抑,造成了這些傳統价值,逐漸悖离了人性關怀与產生壓迫人性的特質。這些傳統价值,除非能夠徹底擺脫專制文明的扭曲与壓抑,否則永遠無法成為符合人性的价值理念。

未來中國文明之改造,必須建立在關怀人性、重視人的价值、肯定人權的理念、追求自由平等与實行民主憲政等基礎上。然而,中國學習現代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權的理念時,絕對不可以忽略了基督教倫理文明的思想,否則便會發生本末倒置的情形。

換言之,基督教文明的价值理念,是現代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權理念的本質;現代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權的理念,是基督教文明价值的延伸。兩者的主從關系,絕對不可以隨意忽略或混淆。

如果以樹為例,來形容《圣經》、基督教文明与“現代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權等价值”三者的關系。那么可以如下的方式為比喻:《圣經》中,神的愛与正義,代表樹的根;基督教文明的价值理念,代表樹的干与枝;現代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權等价值,代表樹的葉。

未來中國文明之改造,必須仔細區分人類各种文明的好坏,例如,保有東方文明优良部分的傳統,也學習西方文明优良部分的傳統;揚棄東方文明不良部分的傳統,也揚棄西方文明不良部分的傳統。

所謂好的傳統,是指符合人性愛与正義的文明价值,如關怀人性、尊重生命、愛護自然、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權等的价值;所謂不好的傳統,是指違反人性愛与正義的文明价值,如反人性、反生命、反自然、反自由、反平等、專制与反人權等的思想。

這种文明的反思与學習,是中國文明改造,必須經歷的歷程。中國人應該勇于揚棄過去錯誤的价值觀念,而努力學習新的价值理念,如此才可以有效建立未來偉大的中國文明。

五、中國文明現代化的問題:應遵循人類文明的成功規律,解決中國現代化的問題

中國文明在走向現代化文明的過程當中,須面臨及解決許多客觀的問題,這些客觀問題,包含如何認識中國的文明特色、如何改造和創新中國文明、如何建立中國新的文明价值理念?

中國人必須認真与嚴肅地思考中國文明的缺失,如此中國文明才能擺脫歷史的貧困与命運地制約,重新開啟一個偉大創造性的文明。

以下是筆者以簡約的方式探討中國文明,至于中國文明更深入的問題,有待于更多聰明智慧人士作進一步的探討。

1、 如何認識中國的文明特色?

20世紀前,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由于中國大地屢受河患之災,因此中國需要一個統一運籌与管理的政府机制,這個因應大自然環境需要的政治需求,成為中國大一統文明意識的主要基礎。

在所有中國大地各民族之中,漢民族的儒家思想,最能提供一套有效的政治理念与治國方法,在中國大地上,各民族的兼并戰爭后,大多會以漢民族的儒家思想,作為統合各民族文明的基礎,于是逐漸形成了大漢沙文主義与大一統思想。

這种思想,在20世紀時,由于中國版圖与政治的發展,變成了一种新形態的大中國主義,這种思想逐漸演變成中國的新民族主義、愛國主義与帝國主義,它的目的在于鞏固中國的領土主權与大一統文明形式。在農業時代,獨裁与專制是一种有效的精英政治,但是這种政治,卻無法擺脫龐大的官僚机制与腐敗,除非這种政治能夠充分體現賢能政治的條件,否則終難擺脫被推翻或改朝換代的命運。

中國的大一統意識与獨裁專制思想,在中國古代普遍的農業文明之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但是對于不同于農業文明与不同民族文化的各民族而言,卻是一种很不合理与很難接受的文化意識。

仔細分析,中國傳統文明的价值理念,經過了2千年專制文化的應影響,使中國文明的价值理念,產生了許多异化的現象,這种經過异化的文明,其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大多屬于具有穩定農業文明与皇權思想的特質,并不适用于游牧民族或現代工商文明的人民。

例如漢民族文化傳統所重視的忠、孝、仁、愛、信、義、寬容等理念,及排斥异族与异文明的思想,已隨著時代發展,受到許多質疑。

如忠的概念,在于擁護獨裁与專制,缺乏對社會与人類普遍的忠誠;孝的概念,在于強化宗族概念,缺乏現代的社區意識;仁的概念,在于維護親近人的利益,缺乏對人普遍平等的對待思想;愛的概念,在于保護親近人的利益,缺乏對社會普遍的關怀思想;信的概念,在于照顧親近人的權益,缺乏對社會普遍的誠信思想;義的概念,在于維護親近人的感情,缺乏對社會普遍的正義思想;寬容的概念,在于包容親近人的意見,缺乏對异己人士与思想的寬容精神。

中國的傳統文明,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國人為了求生存与發展的保護哲學,這种保護哲學,使中國由上万個不同的部落,最終合并為一個單一的國家,也使中國人在亂世當中,能夠有一套生存与發展的技巧,這种保護哲學,就是中國權謀詭詐的文化。

如果以現代透明化的民主政治文明而論,這种保護哲學,屬于糟粕的文化。這种糟粕的文化,具有一种不好的文化特性,這种文化特性,不僅促使了中國人際關系的复雜化,而且創造了惡質的政治文化。

如果中國文明不對這种文化特性,做有效調整,中國文明未來,很難走向透明化的民主政治,也難建立全面性的社會正義。

自從人類對人權意識的覺醒,人類終于發現了,專制政權的不合理性与非法性,因為它違反了人性的原則,也剝奪了人的自由意志与權利。人類興起了民主憲政的風潮,并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与人權的价值理念,來取代專制政權的合法性。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征,凡是違背民主潮流,而堅持專制文明者,終將被人類的歷史無情地淘汰与驅逐。

古代的中國,有上万個國家与族群,他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不斷地進行各种戰爭与文明兼并活動,促使了中國文明,發展出一套詭詐之術,這种詭詐之術,是一种亂世的求生術,是一种功利文化,也是一种違反人類美德文化的思想。這种詭詐之術,如各种縱橫術、兵法、帝王術、為官術、陰謀學、戰國策、三十六計、水滸傳、三國演義与厚黑學等均是。

這种權謀詭詐的文化,在一個和平与有次序的時代里,它呈現了許多負面的价值。例如,它使中國文明,無法開展出人道愛与正義的文化,也無法開創未來世界文明的大格局;它使中國文化走向功利化,使中國人性墮落,也使中國社會無法建立誠信与人道文化。

中國2千年以來的宮廷斗爭、政爭、官僚腐敗与人心墮落等,都与這种文化特性有關。這种詭詐之術,會使小人得志,賢能之人受到打擊,造成惡人當權与坏人當道,國家民族將會走向日益衰微与墮落的道路。

近代中國民主化的運動,并不是知識分子不夠努力,也不是主政者不愿接受民主理念,而是存在于中國文化社會中,這种詭詐權謀的力量,一直在阻礙中國正常的政界人際關系,一直在阻礙中國政治發展的有效進程,也一直在阻礙中國人走向民主化与社會正義。

中國文明,受這种歷史文化的制約甚大,如果不從中國文化之根,徹底反省這种權謀詭詐的現象,中國文明永遠無法停止國人斗爭与社會紛亂的局面,也無法建立全民文明信仰与民主共識,如此,中國便無法凝聚國民共識,無法建立國家共識,也無法邁向進步的民主与自由文明了

許多人認為,中國的政治生態十分复雜,也不健康,這种政治的生態環境,使許多优秀的人才与有道德的知識分子,不愿意投入与參与,造成了中國大量人才流失的現象。

一個社會,如果由有能力及道德的人來領導,這個社會是幸運的;如果這個社會,是由沒有能力与道德的人來領導,這個社會是悲慘的。人類過去文明的歷史,可以充分證明這個事實。
權謀詭詐的文化,是一种人類文明中的野蠻文化,是阻礙文化進步与人類和諧的文化,中國文明,應該深切思考,并予以改進,如此中國文明才有美好的未來。

此外,中國傳統文明,并沒有為中國人提供一套新時代的人文理論与价值理念,促使現代的中國人能充分适應現代化的工商業与資訊文明,因此中國人在面對現代化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充滿了各种不必要的迷惘与不安。

2、如何改造和創新中國文明?

中國文明必須審慎思考文明大創新的問題,中國文明已面臨了如何從農業文明轉型到現代工商文明的各种問題。

傳統的中國文明价值理念,必須有效轉型到新的文明社會,以便使現代的中國人能充分适應現代文明的變局。例如,如何建設新的文明精神、如何強化新的文明自信心、如何創造新的信仰、如何發展新的哲學、如何學習進步的文明理念、如何設計新的文明制度、如何發展新的器物文明、如何了解新的理性溝通机制、如何以适應國情,參照世界經驗,建立更進步的政制机制等。

中國文明在理念方面,需要學習進步國家的各种文明理念,并且設法建立精英民主政治的模式結构,進而創造偉大的文明核心价值,例如,人道主義、博愛、正義、幸福、自由、平等、理性、誠信、民主与人權等理念。并且設法提高人的高度信仰与社會誠信,改變人心的腐敗与道德的墮落等問題。

所謂的精英民主政治,是指一個國家的民主政治,應該建立在人民擁有高度道德与文化水平的基礎上。國家可以透過全民教育學習活動,而逐漸提高人民道德与文化的水平,例如,提高公共電視的文化水平、建立人民的道德信仰与美德觀念、加強各种成人与社會教育以解決文盲的問題、延長國民義務教育的時間、加強翻譯新觀念与知識的外文書籍、普及社區公共圖書館、加強引進國外的新觀念与新知識、加強各類文化的建設等。

中國文明在制度方面,需要參考進步國家的各种文明經驗,開始實行民主憲政,并以現代民主的模式,來重新思考中國政治的重建工作,例如,充分開放大眾傳播、言論自由、多党政治、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全民公投、地區普選、尊重宗教、保障人權、軍隊國家化、聯邦制度、亞盟合作組織等問題。

中國文明在器物文明方面,需要學習進步國家的各种科學理念,引進先進的生產力与技術、發展高性能的生產工具、改良農業生產与漁牧業、引進現代化的教育教材与案例、提高經濟的發展力、改進金融事業的結构与机制、重視生態保育与環境保護等。

中國有必要發動全民大學習活動,廣泛吸收全世界進步的知識与文明价值理念,以便創造中國新的文明,促成中國新時代的啟蒙大運動。

中國文明有必要發動文明大創新運動,以便發展新的文明价值理念,進而促成中國新時代的文藝大复興,更快促進中國的和平崛起。這些大型的文明創新活動,需要有高度文明气魄、胸襟、視野与智慧的文化人來領導。

3、如何建立中國新的文明价值理念?

從20世紀開始,人類文明逐漸走向多元价值与全球化,人類文明也從農業文明逐漸過渡到工業、商業与城市文明,在這种文明發展的大趨勢下,人類必須有一套合于現代人所需求的文明价值理念,這种文明价值理念必須充分體現現代的人道主義与博愛思想。

例如現在城市人需要社會福利保障,以便能取得人基本的生存條件,城市人不同于農民,他并沒有一個大家族來保護他基本的生存條件,因此城市人需要有社會正義的理念,以便于國家設立社會福利制度与政策來保護他的權益。

這一點說明了,以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未必需要立即采行民主憲政,但是當一個文明國家邁向工商業文明時,由于城市文明的興起,市民与中產階層人民,對于民主憲政的需求將會加大。這是20世界文明普遍的現象,中國文明已逐步邁向工商業与城市文明,這种文明的轉型趨勢,已正在形成之中。

社會正義來自于市民社會的要求,它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權益,因此社會正義須有健全的民主憲政才能實現;而民主憲政又需要地區性与社區文明來配合,所以如何有效与均衡地發展地區性文明与社區价值觀,也是民主憲政急待深入思考的問題。

此外,社會正義必須建立在合理的法律与人的平等之基礎上,所謂合理的法律,是指法的客觀与絕對性,必須是超然獨立的才行。

所謂的人的平等,是指沒有任何特權或特殊待遇,每一個人在社會与法律面前,一律是平等的,如此才能充分實現具有普世价值的人道主義与博愛思想。

21世紀后人類文明,已面臨各种文明大融合与沖突的嚴峻形勢,人類文明需要有更高層次与普遍的价值理念,來徹底解決人類文明大融合与沖突的問題。

這种价值理念,必須是特殊与不平凡的,必須具備有人類文明大宏觀的視野,也必須具備有高度涵攝人類各种优良文明的特質,這种高度的人文理念,其主要的核心价值,應包涵有人道主義、博愛、正義、幸福、自由、平等、理性、誠信、民主与人權等理念,這既是人類現代文明中理念的精髓,也是中國文明未來追求的方向。

六、中國文明改造的十大問題:解決十大問題,才能解放中國文明的創造力与能量

21世紀中國文明的改造,必須以人道關怀与正義的理念為主體。例如,尊重人權、關怀自然与生命、重視人的尊嚴与价值等,并以這些理念的价值,來有效解決下列十大問題,否則中國文明的創造力与能量,便無法充分解放。

1. 建立人民的大信仰:一個國家民族,如果沒有偉大的信仰,這個國家民族的命運是悲哀的。中國必須建立全民偉大的文明信仰,也必須重塑中國人的脊梁、骨气与靈魂,這种文明的信仰与精神,是人的偉大內在力量,這种偉大內在力量,就是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气,它具有偉大的理想、意志、智慧、美德、正義感与進取心等特質。有了這种文明的信仰与精神力之后,中國文明才能偉大复興。所有的中國人,必須充分考慮到全民族的生存与發展力,也必須充分考慮到全民族的未來發展命運。

2. 提高全民的文明素質:中國文明的改造,唯有透過提高全民的文明素質,才能改造成功。如果不能提高全民的文明素質,不論中國進行任何一种文明改造活動,其結果終會失敗的,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好的例證。

3. 建立文明監督的机制:中國社會的改革,唯有從建立文明監督的机制開始,才會成功。所謂文明監督的机制,即是一般先進文明國家的文明理念与制度,即開放言論自由、開放多党政治、司法獨立、三權分立、提倡自由与平等、重視民主与法制教育等。雖然中國文明長期受到專制文明的扭曲与壓抑,并不能立即完全接受這些觀點,但是中國為了文明的改造与實現社會正義,中國人未來一定要努力接受,并且做好這些工作。

4. 建立民主憲政与人權的理念:中國面對人類文明全球化的大發展趨勢,如果中國文明,要成為人類未來的領導文明,中國文明必須創造人類文明的大理念,并且站在人類文明的前沿。民主憲政是進步文明國家的文明體制,中國必須建立完善的民主憲政,如此才能与世界各先進文明國家并駕齊驅。

5. 提高人民的的民主素質:中國文明的改造,須從實行民主憲政与落實人權理念開始,如何才能有效實行民主憲政与落實人權理念?必須從提高人民的民主素質開始,否則便無法成功。

中國人必須建立民主、自由与法制的共識,中國人也必須建立民主、自由与法制的文化傳統,以此來凝聚國民的意識与意志,實現合理的公民社會与創造公民文化。

6. 建立誠信与美德的社會:中國自文化大革命之后,許多优良的文化傳統与美德,遭受到專制文明的破坏,造成了中國社會出現許多虛偽不實的現象。此外,中國自文化大革命之后,出現了十分功利主義的文化,這种功利主義的文化,造成了許多人心腐敗与道德墮落等現象。這些現象,已危害到中國文明的發展。未來中國,必須有效地建立誠信与美德的社會,如此有助于中國文明健康的發展,也有助于中國文明走向世界。

中國未來必須建立誠信的社會,也必須建立美德的國家,中國可以人道關怀的理念,推行各种人道工作与事業,例如,舉辦各种慈善事業、成立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提倡環境保護与生態暴雨、鼓勵人民參加人道義工与活動、推動人道扶貧与救援的工作等,如此可以提高國民的道德意識与素質,以便未來能夠建設一個誠信与美德的國家。

7. 建立人道關怀与社會正義的意識:中國人的傳統意識,十分重視明哲保身与自掃門前雪的哲學,這种意識,使中國人對于人間的苦難,經常會采取冷漠与沉默的態度,這种冷漠的態度,充分縱容了人類專制獨裁、不公不義与坏人當道的現象,使中國人的苦難命運,永遠無法終止。中國人需要建立人道關怀的意識,這种意識,有助于解決人類未來生存与發展的各种問題;中國人也需要建立社會正義的意識,這种意識,也有助于解決人間不公不義的各种現象。

8. 培養藝術的情操美學的精神:文化大革命之后,許多中國人產生了各种不良的習性,例如好斗、虛偽、假大空、坑蒙拐騙、功利、缺乏誠信等。為了徹底解決國民不良的習性与精神,中國應該大力培養藝術的情操美學的精神,以便于創造新的國民精神与人文气質,具備有偉大的國民精神与人文气質的人民,才能受到全人類高度的尊敬。

9. 解放文明的創造力:中國文明的底蘊,十分深厚。但是中國文明創造力的解放,在歷史上只有兩次机會,第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二次是五四運動時期。這兩次時期,都具有共同的特質,即是中國文明自由的時期。如果一個文明沒有自由,則這個文明就沒有創造力,創造力必須具備有自由的條件,否則創造力就沒有生長的机會。

未來中國文明,要能充分地解放,并且釋放出更巨大的能量,中國的文明,必須擁有充分自由与平等的文明條件,如此中國才可以創造出人類最偉大的文明。我們期待后共產時代的中國,能夠在關怀人与尊重人性的基礎上,開啟一個偉大文藝复興的運動,我們也期待中國,能在21世紀建立人類偉大的人道文明。

10.思考中國文明永續的問題:中國人口過多,中國人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与生態破坏,已嚴重地危害到中國人民未來生存与發展的机會,中國人必須采取有效的文明措施,解決人口發展、環境保護与生態保育等問題,并嚴肅思考中國文明永續的問題。

有許多的證据可知,凡是越貧窮与落后的國家,他們人口的出生率,通常比較高,這導因于人民缺乏自然節育的意識,同時許多貧困的家庭,也需要更多的人口,來增加生產力,這樣的結果,經常會導致人口無限膨脹的情形,人口的膨脹,將會危害自然生態与地球可承受的環境。

現代國家,都是以提高教育的方式,來抑制人口的增長率。由于人民具有較高的文化意識,他們會謹慎地生育人口,以便對每一個子女,合理地安排完整的教育規划,這种人道的責任意識,自然地減輕了人口出生率的壓力,它屬于一种自然性的人道節育方式。

我絕對反對人類以各种違反人性的行政手段,來強迫人民節育,這种做法,既不合理,又很難成效,對中國合理抑制人口問題,很難取得有效的成果。例如,中國人有“無后為大”的意識,這种意識,使很多人產生一定要生儿子的想法,造成了不合理等生育觀念;這种不合理的生育觀念,有待于中國未來的新文化,能夠有效建立符合人性的人道文明意識,來根本地消除這些不合理的觀念。

未來中國必須以提高全民教育、建立合理的生育觀念、建立對子女應有的責任意識等方式,來推動人口自然節育的工作。這种做法,既符合人道的原則,也較為有效,現代文明進步的國家,大抵都采行這种方式,而且有效地抑制了人口過度膨脹的問題。

上述十大問題,是筆者的觀點,事實上,中國文明的問題,仍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方向,只要中國人能夠同心協力与努力思考,不論問題多么复雜,也不論危机多么嚴重,中國人都可以用偉大的智慧与意志來解決。

七、提高中國人的素質:沒有高道德与文化素質的人民,中華民族的命運將是悲慘的

中國人在中共專制統治之下,人的道德与文化素質普遍是低落的,由于人的道德与文化素質的低落,造成了中國人各种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使中國文明智力、創造力、經濟力、國力、生產力等,都明顯地落后于世界各西方文明國家。

有人說,由于中國人道德与文化素質的地落,使中國人在19与20世紀時期,一直處于挨打与挨餓的狀態。所謂挨打,是指被自己國家或其他國家的人民欺辱与攻擊;所謂挨餓,是指人民經常吃不飽飯。中國大部分的人民,能開始稍微吃飽飯,也不過是改革開放后的事情,時間說來,也不過是20多年而已。

事實上,如果中國能夠從1911年開始,真正實施民主憲政,那么中國人民就不必承受那么多的貧窮与苦難,也不用飽受各种挨打与挨餓的命運。為什么中國人有那么多的痛苦?我認為,這是中國人不爭气,不能夠堅持實行民主憲政,并不是中國人天生貧窮与苦難的命運。

所謂的文明素質,包括文明的智力与美德,它是一种文明的教養,也是現代人的基本文明素質。人的素質,來自于區分為文明基因素質与生物基因素質。

在人的文明基因方面,中國人應該發起全民大學習運動,只要是人類文明史上好的觀點或优秀的文化,不論是屬于中國或是外國的,中國人都應該虛心与認真學習;在人的生物基因方面,中國人應該加強健康、衛生与營養學的意識,以便有效提高中國人的身心素質。

17世紀末至19世紀,中國文明的落后、民族精神的衰弱、外患頻繁、內亂布置、工業化緩慢、生產力不發達等,都是源于人民文明素質的低落;20世紀,中國民主文明的發展,不斷受到各种阻礙与挫折,其根本原因,也是源于人民傳統專制的意識与文明素質的低落。今后中國發展民主憲政,其成敗的關鍵,也在于人民民主素質与文明教養的高低。

如何能提高中國全民的文明素質?首先,中國必須在教育的人年均比上,提高比例。目前中共對教育的人年均投資比例,居于世界落后國家的水平。如果未來的中國,不能夠改變這個畸形的現象,中國文明的創造力与整體實力,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种嚴重的影響,包括:知識、觀念、創造力、科學、技術等的落后,這种文明的落后形態,不僅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力、工業化、生產力、科學、國力与文明創造力等,也會使中國在文明的發展上,付出更高額的文化、經濟与社會成本。

筆者認為,在后共產時代,中國應該對全民進行大學習計划,也應該對所有公職人員進行合理与專業必要的培訓,這個學習与培訓的活動,有助于中國人提高文明的素質,其學習与培訓的內容,應該針對全方位的文明需要而制定,例如包含美德、智力、健康、美育、勞動操作及各种專業性的知識課程等。

人民教育的培訓,區分為國民教育与非國民教育體系培訓,國民教育體系培訓應該由學校來執行。非國民教育體系培訓,即是國民終生教育的體系,由于中國曾經發生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中國11年教育的斷層,這种教育斷層的現象,使中國文明發生許多重大的危机,因此在后共產時代,非國民教育培訓的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這個非國民教育體系也包含成人、非在校生、失學學生、公務員等的培訓,國家可以按照人民不同的行業或專業領域,設計各种課程。

例如,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經濟、商業、國貿、管理、道德、法律、農業、醫學、護理、工程、建筑、政治、外語、大眾傳播、藝術、美學、音樂、環保、城市規划、園林、旅游、交通、物流、物業、礦物、信息、資訊、計算机、地質、生物、机械及家事課等种類。

為了有效傳播知識,也為了集中資源提供最有价值的培訓,國家可以聘各專業的著名教授,在公共傳播媒體中設立講座授課;

這些課程,應該盡量由世界級或第一流的專家學者,來擔任授課及設計課程教材,如果隨便安排人來授課,那么便失去了學習的意義。這些課程,都是中國文明建設的重點課程,國家可以提供世界級或优秀的師資,并且提供适切的教材給人民,如此才能快速提高中國人全面性的文明素質。

中國由于文盲人口甚多,而且又有文化大革命教育斷層的問題,造成了中國文明的落后,也造成了科學創造力与生產力不能充分地解放,因此國家應該盡快發動全民教育學習的活動,以便解決國家過去沒有做好的工作。

有人會質疑,中國并沒有這一筆足夠的教育經費,如何才能完成這個文明改造与學習的工程?筆者提出一個簡單、有效及節約經費的辦法,中國可以采行德國電視文化与教育講座的模式,以電視教學,中國必須喚起國民學習的意識,鼓勵全民參加學習,并且以政策及考核方式,規定所有公務人員必須參加學習。

如果沒有電視地區的人民,應該由國家免費提供電視設備,國家必須盡一切的力量,滿足人民學習的需要。

全民大學習計划,是中國文明复興的重要工作,數百万公務員培訓,是中國民主憲政与政治改革的必要工作,為了中國未來有遠大發展的前景,也為了中國文明未來逐步提高的目標,中國人發動全民大學習活動的時代,應該來臨了。

如果國家將龐大的經費,交給一個愚昧的地區領導人,這些經費不僅不能用在重點的投資上,而且會造成經費各种不當的流失与浪費現象。例如,有些地方領導人,只著重形象工程,不考慮到人民的長久利益,制造了許多豆腐渣工程,不僅浪費國家資源、耽誤各种文明建設及經濟發展的工作,而且有害于人民的長期利益。

如果中國能夠將所有國家不當的浪費与流失資金,用于改善教育環境,那么中國的教育事業,將會居于人類教育事業的領先地位。

這些不當的國家資金浪費与流失,包括:外匯流失、國有資產流失、貪污腐敗的公款、承擔形象工程与豆腐渣工程的資金、官員浪費的公款等,這些都是國家不必要的開支,如果中國人的精神信仰、文明素質、人道關怀的意識、國家的福利制度、社會的監督机制等,能夠普遍地提高,這些國家資金的浪費与流失,將可以有效抑制与減少。

在后共產時代,中國為了盡快恢复重建的工作,中國用人政策,應該打破國籍的限制,例如以合理或高薪的方式,聘請世界第一流的人才,來經營与管理中國的政治。如果中國采行低工資或不合理的工資待遇,想要聘用世界第一流的人才來中國擔任公職,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符合精英政治的規律与模式。

那些低素質的官員,他們所造成貪污腐敗的損失,絕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他們影響了中國几代人文明的發展与經濟的建設,遺害甚深。從經濟效益的觀點分析,只要將那些低素質官員所浪費与貪污的一小部分錢,用于支付世界第一流人才的費用,絕對綽綽有余。

筆者認為,國家教育的不發達、人民文明素質的低落、官員的低素質与缺乏道德觀念、社會監督机制的不健全、政治制度的不合理性、司法不能獨立、特權橫行、社會不公不義、人民守法意識的薄弱、人民缺乏精神信仰、社會功利主義的盛行、人民不安全感的心態、社會道德的崩潰、人性的墮落等,都是中國貪污腐敗的根源。

未來中國文明的改造与發展,必須從提高人的素質開始,否則,中國文明仍然面臨各种悲慘的命運。歷史證明,一群愚昧的人,絕對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安全与有保障的社會,也沒有辦法創造人類偉大的文明。

八、重建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与精神:塑造中國人偉大的正義、脊梁、骨气与靈魂

1900年,圓明園大火,燒去了中國人的自尊与自信心,至今中國人仍然沒有出現偉大的信仰,也沒有建立民族充分的自信心,這是現階段中國人需要醒思与覺悟的問題。

20世紀的中國人,不論在文明的創造与科學的發展上,也不論在經濟的建設与生產力的提高上,都有明顯落后西方的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歸根究底,在于中國人的自信心与精神不足。

由于中國人的自信心与精神不足,造成了中國人,不能夠積極進取与學習,也不能夠從事偉大的文明創造与實踐,使中國文明無法有偉大恢宏的開擴力,也使中國文明無法成為人類文明的領導。

這是中國文明的悲哀,也是中國人的悲哀,中國人應該積極奮起,虛心學習与努力反省,如此中國文明,才能在21世紀有偉大輝煌的創造成績。

一個文明國家,不在乎其跌倒多重,最重要的是這個文明國家,如何記取歷史教訓,學習不再跌倒;如何評估這個文明國家的生命力,關鍵在于這個文明國家,在跌倒后站起來時,他的人民脊梁,是否變得更為堅硬与強壯,這种生命力,靠的是這個文明國家的大信仰与高度的价值理念,不是武力与經濟力。

所謂的民族自信心,包括一個民族勇于接受新觀念与新事物,也包含一個民族勇于內省、忏悔与改革,這种自信心,可以使一個民族勇敢地挺起胸膛面對世界,也勇敢地抬起頭來面對全人類。

所謂的民族精神,包括一個民族的文明教養、美德、智慧、視見、胸襟、度量、勇气、毅力、決心与實踐力等,這些文明的特質,是一個民族受人類尊敬的重要條件,也是人類文明學習的對象。

一個文明國家,其人民若缺乏民族自信心与精神,不論這個文明國家,發展任何進步的文明理念与制度,都無法令世人尊敬与稱道。

換言之,一個國家的人民,不論其經濟條件發展得如何好,如果缺乏民族的自信心与精神,不論他們走到哪里,他們依然無法被別人尊敬的。

一個文明國家,其人民若具有偉大的自信心与精神,這個文明國家,將會展現不平凡的文明气象与特質,這种不平凡的文明气象与特質,可以使這個文明國家,永久存在于人類的世界,并成為人類文明的典范。

中國文明,要成為世界領導的文明,中國文明必須具必有偉大的气質与內涵,這种偉大的气質与內涵,源于中國人偉大的的自信心与精神。當中國人有了這种偉大的自信心与精神時,中國人便可以創造人類偉大的文明,這种文明,將成為人類文明的領導,也會成為未來人類文明學習的目標,只要中國人偉大的自信心与精神力量,中國人就一定能夠做到。

中國文明,現階段最重要的使命,就在于重建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与精神,也就是重新塑造中國人的脊梁与靈魂。

什么是重建中國人民族自信心与精神的力量?我認為,就是中國人“對全人類的關怀与博愛”、“對世界正義、和平与人道主義的堅持”、“對自由、平等、法治与人權的信仰”等。這些价值理念,絕對可以恢复中國人民族自信心与精神,也可以使中國人成為人類偉大的民族。

換言之,只要中國人民心中有愛与正義的信仰,那么中國人就可以成為人類所尊敬的民族,中國人才能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所謂的偉大,就是一种人道犧牲与責任的意識,也是舍己為人与關怀人類的情怀,唯有這种思想,才能使中國人成為不平凡的民族。

這個文明的工作,是中國文明改造的首要使命,也是中國文明未來生存与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人不可以不審慎思考之。

九、偉大的人民創造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民,以偉大的智慧与決心,做人類偉大的事業

一個文明國家,若沒有偉大的思想家提出大理念,則這個國家,不論經濟如何強大,也不能被稱之為偉大的文明國家。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出現后,人類的文明才會出現偉大燦爛的光芒,這個光芒,可以創造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可以影響全人類及其后代子孫。

中國文明,必須先具備有偉大的文明理念,這個文明理念,早就被人類許多文明的智者提出,即是“博愛与正義”,這個理念,可以使中國文明變得偉大,也可以使中國人民變得偉大,凡是認同這個价值理念的文明國家与人民,他們都可以變得更偉大,也變得更有力量。

一個文明國家必須具備各种客觀條件,才能邁向文明強盛的局面,這种客觀條件,包含精神力、知識力、經濟力、國力等問題。

在精神力方面,人民需要偉大的信仰,目前中國人民缺乏高度的信仰,致使人心傾向于功利化發展,造成人心腐敗、道德墮落与社會誠信的危机,影響中國各种文明走向國際化,也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

在知識力方面,目前中國政府對公共教育投資,處于不發達國家的水平,致使人民無法掌握世界許多高科技与進步觀念,造成文明与經濟發展落后的現象。在后共產時代,中國人必須了解知識的責任与道義,設法幫助貧窮与苦難的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經濟力方面,目前中國由于社會不公不義的机制与中共官僚體制的限制,造成中國經濟發展受到許多限制,如果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受到中共專制的限制,依照中國民主憲政与經濟正常的發展,人民的平均收入應可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絕不是中國目前的情形。

在國力方面,目前中國由于中共專制机制的限制,使許多高科技与生產技術等,無法有效全面進入中國,造成中國科技与生產力的落后,這种落后的形勢,影響到中國民生、工業、農業、環保、科技、軍事、資訊業等領域的發展。

在生態保育与環保方面,中國必須盡一切力量,拯救世界生態的體系与維護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性。在中共專制統治之下,中國人成為中共專制政權結构的共犯分子,不斷地危害大自然、生態體系与地球環境,造成了人類生存環境不可挽救的危机,在后共產時代的中國,中國人必須設法挽救過去的罪惡与錯誤,協助人類重建綠色的地球。

中國文明的大創新,絕對不是實施一個方案,或頒布一個政策便可以解決的,它必須是全面性文明的創新,必須從文明的信仰、理念与制度先開始,然后及于器物、科學与生產力的提高,它需要集合全中國所有大宏觀、大智慧与專家學者,做長期、深入与全盤的文明大討論与規划,否則難竟其功。

一個文明國家,由于受到專制文化的制約,其文明發展落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個文明國家,必須盡快修正腳步,探索人類文明史上成功的定律,并努力學習進步文明國家的民主憲政經驗,如此才可以避免犯錯,才可以有效完成文明建設的工作。

十、公共知識分子的人道責任与道德操守

有人會問,甚么才是真正的公共知識分子?我認為,公共知識分子,必須具備有偉大的人道責任感与道德操守,如此才能維護社會公平与正義,并且有效解決人類各种貧窮与苦難的問題。

如果公共知識分子,普遍缺乏良心、學識、人格、骨气、道德、正義、勇气、擔當与人權的理念,那么他們可能會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危害。歷史上有許多的事實,都是由于公共知識分子,缺乏上述的道德條件,而導致他們造成的過失,未必比殺人魔王或專制暴君,所犯的罪少。

我認為,真正的知識分子,必須具備有偉大的良心、人格、誠信、智慧、學識,并且能夠充分,藐視不公不義的當權者,超脫個己利益,不迎合大眾庸俗化或功利的觀點,有勇气進行人道干涉,不畏為正義而死。在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里,如果公共知識分子,不能夠以上述的道德勇气為秩序,那么這個社會人民的命運,將會多么悲慘!

茲以中國近代史上名人為例,例如,孫中山先生,他犯了三大錯誤,他將革命,定義為反异族的革命,而非人權革命;他主張以大一統思想,取代聯邦制性質的政府;他采用列宁邪惡帝國的模式,建立了獨裁、集權与一党專制的政權,使國家無法順利實行民主憲政,開啟了中國后革命時代一個世紀的專制文明弊端。不論國民党或共產党,都繼承了他的獨裁作法与專制思想,使中國發生許多無謂的政爭与內戰,導致人民一個世紀悲慘的命運。”

以胡适先生為例,他是一個缺乏道德勇气的知識分子,他可以公開阻止,蔣介石的獨裁与專政,也可以勇敢推動民主憲政,但是他卻選擇明哲保身,置億万生靈命運于不顧。當國民党逃到台灣后,他曾与雷震先生組織反對党,后來雷震被抓,胡适竟然保持沉默,從這些事實可知,他是一個沒有道德勇气与人道擔當的人。

以周恩來為例,他可以阻止毛澤東的專制、集權与獨裁,也可以阻止共產党各种暴政、罪行与錯誤。例如,他可以阻止土改屠殺、大躍進、人民公社与文化大革命等的慘劇,但是他并沒有這么做,因為他沒有人道的理念,也沒有應有的道德勇气。

以梁漱溟先生為例,他可以極力阻止毛澤東,發動朝鮮戰爭,也可以推動鄉村建設与重視農民的權益,但是當他遭受到毛澤東威脅与斥責之后,他便失去了知識分子大無畏的道德勇气与骨頭。

以牟宗三先生為例,他可以對左傾之風与文化大革命,進行嚴厲的人道譴責与干涉,也可以出面捍衛社會正義。但是他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做,他只是以軟弱的方式,表達一些不滿与抗議的意見,他以前那种大無畏硬骨頭的精神,還有那种大聲罵人的本事,到底在哪里?

以魯迅先生為例,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批評,可說入木三分。他企圖要以文學,來改變國民的精神,但是他只有對文化破的行為,而沒有文化立的工作。作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他從來沒有認真思考中國文明未來的价值,也沒有提供任何有關于民主文明的价值。他到底告訴中國人未來什么樣的价值?他又留下什么樣能夠幫助未來中國的書?他至少也應該寫一本像樣的人權或民主著作,他沒有做這個工作,也沒有為中國人負起人道的責任。

十一、20世紀中國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錯誤的民主訴求

20世紀中國有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茲敘述如下:

1、第一次著名的學生運動,為五四運動,它訴求的主題﹐為主張民主与科學﹐并且要打倒舊傳統。它的基本精神,屬于一种愛國主義﹐其結果是傳統沒有被打倒﹐卻催生了中共專制的政權。有很多人,并不清楚,狂熱的愛國主義,通常會侵害人權,并且會促使專制政權的复活。

這一次運動,學生應該以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權為訴求。如果只提民主,而不同時提自由、平等与人權,那么這种民主,便不是真正全面性的民主价值。所謂的科學,只是民主文明的必然產物,它不應該成為運動的主題訴求;中國需要的是全面性的民主价值,中國唯有堅持全面性的民主价值,中國才能有真正的民主憲政,也唯有真正的民主憲政,中國才有真正幸福的未來可言。我覺得五四時代的人物,犯了極大的錯誤,他們太功利主義了,他們的錯誤,卻讓全中國的人民買單,直到21世紀的初期,中國人民仍然承擔各种貧窮与苦難的命運。

五四運動的反帝國主義情緒,最后被中共反帝國主義的口號所誘騙,最后五四運動成為中共建立政權的工具。甚至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基本上也是延續五四運動極端的反傳統主義。20世紀中國許多的知識分子,他們狂熱的激進改革主義、暴力革命思想、政治功利主義、反帝國主義情緒、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等,都成為中共奪取政權的擁護資源与工具。

為什么20世紀中國許多的知識分子,會成為中共利用的工具?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凡是以非正義手段,所進行的改革或革命,最終都無法達成改革或革命的正義性。換言之,凡是人類的改革或革命,若其手段或目的,缺乏人道關怀与正義的理念,最終所有參与的人,都將成為新邪惡与不義政權的工具;所有參与的人,他們的革命熱情与鮮血,也都將成為新邪惡与不義政權嘲笑的對象。

2、第二次學生運動,為1989年民主運動,它訴求的主題﹐為反貪污﹑反腐敗﹑爭民主。其基本精神,也屬于一种愛國主義,其目的是企圖在專政體制下作政治改革,因此若成功的話,仍會延續這個國家傳統的專制。然而,專制政權決定不會輕易改革,即使人民匍匐、跪地、流淚或乞求,專制政權也不會同情人民,這就是人類專制政權的真面目。

在這次學生運動時,學生們天真地提出擁護共產党,他們企圖在擁護共產党口號的掩飾下,要求中共進行有限度的民主改革,最后中共以槍炮与坦克回答了學生的訴求。這次民主運動,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不應該以擁護共產党為口號,而應該以開放党禁報禁為訴求,但是學生并沒有這么做。甚至到了運動的高峰期時,學生也不敢与人民,一起沖進中南海,逼迫中共下台与實行民主憲政,最后延誤了時机,造成天安門前學生死難的慘劇。

這次學生運動,犯了上述的錯誤,這些錯誤,使中國人民多承受了至今約16年的苦難命運,如果當時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能夠有人及時站出來呼吁,“要求中共開放党禁報禁,否則中國人民將群起抗暴,推翻中共專制政權!”,那么中國在1989時,便可以邁向民主憲政的國家了。

至今,仍有人民要求平反,如果中共真的為死難者平反,那么死難者的血,未免太廉价了!人類絕對不要向邪惡的魔鬼,要他們沒有的東西,魔鬼并沒有愛、正義、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權等東西,這些東西,是屬于自由世界的价值,并不是魔鬼世界的產物。

六四死難者,他們要的是公理、正義、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与人權等价值;他們不需要中共專制政權的任何平反,所謂的平反,并不能換回死難者的生命与鮮血。唯有人民能夠完全消滅中共專制政權,這些偉大的死難者,他們的英靈,才能真正得到安息。

六四死難者的血,比鑽石還要燦爛,比寶石還要珍貴,比玫瑰花還要鮮紅。他們鮮血,應該成為推翻中共暴政与專制政權的偉大力量;他們的名字,應該被刻在忠烈祠內,讓世人永遠敬仰与學習。

未來人民抗暴運動的訴求﹐應該以推翻中共暴政与專制政權為訴求;未來的新中國,應該以人道正義与人權立國為目標﹐如此才可以避免中國,再走專制的路子。

十二、民主是人的權利,民主不需要有任何前提條件

有許多人對民主的本質,并不清楚。事實上,民主的本質,在于實踐人權与尊重人民的自由。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權,是人的目的,也是人的自然賦与權利。民主絕不是漸近的策略,也不是手段,更無須有各种實行的階段論。

梁啟超先生的新民說,并不符合民主的原則与精神。梁氏認為中國民智未開,只能采行漸進式的政治改良。孫中山先生的三階段論,也不符合民主的原則与精神,他認為國家須先以革命結束帝制,建立共和,認為民主須經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才能完成。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根本是一种假民主的專制主義,他于1957年發表文章中,提出“民主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這种思想,完全違背了現代民主的正義法則,對中國民主的發展,危害甚大。

直到21世紀初期,中共仍然強調“中國特殊國情論”,并以此為借口,來拒絕實行民主憲政。這种做法,完全違背了人類現代民主思想的大潮流,試問比中國更貧窮、落后、文盲与專制的國家,都已經實行了民主,為什么中國人不可以實行民主?

由于上述人錯誤的觀點,造成中國近代史所有的統治者,永遠不肯放棄一党專政,并且永久剝奪人權与自由,這是中國在20世紀与21世紀初期社會動亂的根源。

以現代民主的思想而言,所謂的民主政治,包含了人自由、平等、選舉、法治与人權等价值,這些价值,是人的基本權利,也是人不可被剝奪或不可讓渡的權力。所謂的民主,它無論在任何歷史條件,或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可以實行,而且也應立即去做,因為它符合人道正義与公理,也符合人的尊嚴与權利,更是人永遠不可被剝奪的權利。

換言之,實行民主、保障人權,信仰自由、人人平等、主權在民、全民直選、住民自決、言論自由、組党權利、獨立的權利等,都是人的權利,沒有任何的政府或政党,可以任何理由來拒絕人民擁有上述的權利。如果任何的政府或政党,企圖剝奪人民上述的權利,那么人民絕對有權推翻這個政府或政党,這就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

十三、以人道關怀、博愛与正義的理念,改造中國的文化

在后共產時代,中國必須以人道關怀、博愛与正義的理念,改造自己的文化,并且應該積極學習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這些新的文明核心价值,就如同新的血液一樣,它能夠幫助中國文化,創造出偉大燦爛的文明面貌,也可以開展偉大的文明格局。

這些文明的核心价值,絕對可以幫助中國成為一個現代的國家,也可以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偉大人道關怀的文明。

我相信唯有以充分關怀人、肯定人性、尊重生命、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系統、重視環保、維護地球可持續發展性等价值,才能夠徹底鏟除中共專制文化的毒素,重建偉大人道關怀与綠色的新中國。@

2005-4-13

(歡迎瀏覽劉宗正网站:www.worldsloves.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宗正:農民革命
劉宗正:世界領袖的哲學
劉宗正:文化大革命
劉宗正﹕恥辱的陽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