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中華文化 美中專家研討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報導)由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文化組主辦,哈佛大學東亞學系及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協辦的「新英格蘭華語文教師教學論壇」於4月16日在哈佛大學東亞學系大禮堂進行上下午研討。主辦單位台北駐波波士頓經文處文化組組長張善楠博士、哈佛大學東亞系系主任孔復禮(Philip Kuhn)教授分別致歡迎詞後﹐專程應邀從台灣飛來的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信世昌教授和哈佛大學東亞系中文教學部主任馮勝利教授分別做專題演講。

台北駐波經文處文化組組長張善楠博士表示,隨在美學習中文人數的成長,如何提昇中文教學的素質,已成為美國各大學文學程關切的焦點之一。美國高中開設中文課程逐漸增加,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也已決定自2006/2007年將中文列為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 Placement)的課目。舉辦研討會的目的旨在提升中文教師教學專業水準、增強教師聯繫,並探討中文AP對美國大學及中學中文教學的影響。

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信世昌資料顯示在美、歐﹐90年代後﹐作為第二外語﹐中文已超過日語﹔在亞洲﹐中文熱已超過英語。信世昌認為,由於華語文化圈之經濟發展、華人往海外大量移民、台海兩岸政府的推動,促進了全球華語教學的發展﹐華語地區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對華語文在海外傳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信世昌介紹台灣50年代後﹐大學增設的華語中心發展很快﹐有些理工科已開設華語中心。針對華語文教學在美國的一般趨勢,他歸納「制度的健全化」,中文課程、昇學、測驗等制度逐步建立;「教材趨向多元化」,有些地區自編教材﹐種類數量越來越多﹐「教師專業化」和「教學內容深化」,從聽說讀寫提高到書面語及文言文(古代漢語)的學習。

哈佛大學東亞系中文教學部主任馮勝利﹐以書面語教學探討了教學實際和研究。

聖十字學院(Holy Cross College)教授羅雲(Claudia Ross)、麻大安城分校教授沈鍾偉、聖十字學院教授何寶璋、波士頓公校林遊嵐、麻省理工學院教授Julian Wheatley、布朗大學教授胡龍華、塔芙茲大學教授陳念湘等分別進行了專題演講和探討。大波士頓地區中來自台灣、大陸、新加坡等地的教育專家學者,進行了專題演講、分組討論、綜合座談中,探討中文教學目前的挑戰及未來展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Walgreens擬關閉8600家低效益分店
禁止「圈養狩獵」 羅德島實行新法
商業辦公樓改造住房 波士頓擴大補貼項目
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慶75周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