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为艺术荒腔走板 学者痛斥危害社会

标签:

【大纪元4月2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电)在艺术的范畴中,行为,亦是某种形式的生活艺术,这种源自西方的行为艺术近年在大陆大行其道,但不断被社会舆论为哗众取宠、荒腔走板,最近更有学者出书痛斥过度离经叛道、披蒙艺术外衣危害社会至巨。

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陈履最近出新书“以艺术的名义”,针对长久以来极端的行为艺术和人体彩绘予以学理性批评。

陈履向北京娱乐信报说明,行为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大相径庭,它于二十世纪中期在西方社会出现后争议至今,而行为艺术在中国有二十余年,也同样对学术、社会掀起波涛。

他认为,行为艺术在中国社会并非不能容身,而是因为朝向难以容忍的极端发展,已经超越艺术的界限,换言之,这种极端的行为艺术徒具艺术之名,并借此名义蓄意超越道德、伦理和法律,形成当今社会中的一种异化力量,这也是他撰写新书所欲表达的思考面。

陈履指出,人在特定情景中的许多行为确实可以成为艺术,比如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可是,大陆盛行的行为艺术却涵盖了所有“艺术”的名义,几乎是认定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无所不能地包容纳入这个体系。

因此,在中国近几年所产生的行为艺术中,为求哗众取宠已经到了离经叛道,甚至让人不忍卒睹的地步,陈履举例说,例如“吃死婴”、在自己的身体烙印身份证号码、“把自己的孩子喂狗吃”、“和驴子结婚”、雇民工打自己的耳光、上海街头裸奔等。

他说,从上述不解理解何谓极端的行为艺术,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希望透过书中论点帮助认清并探索行为艺术的相关问题。

相关新闻
陶瓷光辉—— 唐三彩
嘉义县表演艺术中心开幕  首演红楼梦
土城桐花节率兵马俑“兵团”演出
文藻传播艺术系招生 颇受学子青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