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業界對世貿事務冷默亟待改善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十二日專電)許多人都不敢相信,高居全球第十五大貿易國的台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年多後,才開始有民間業界代表參與日內瓦的世貿組織活動。有部分人士甚至表示,台灣對世貿組織的熱忱已隨著入會而逐漸冷卻。

為慶祝世貿組織成立十周年舉行的一項研討會四月二十日起舉行,除了各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官員外,共有一千七百名非政府組織、各國公會業界、學術人士專程參與。台灣的官方、企業界及研究機構也聯合組團出席,其中台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常務理事蕭俊郎、周丹薇夫婦是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企業界人士首度參與日內瓦的世貿組織事務。

在出席兩天會議後,蕭俊郎看到各國的熱烈參與,感觸良多。他指出,除了農業首當其衝外,世貿組織杜哈回合談判結果對台灣的工業及服務業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但是台灣業者似乎仍置身事外,「一定要等到受傷後,才會有反應。」

據了解,即將卸任的駐世貿組織常任代表顏慶章及政府都對這次研討會非常重視,特別是希望民間能熱烈參與,以帶動對世貿組織及杜哈回合的重視。

外交部經貿司長卓士昭透露,他們主動邀請台灣最重要的公會、企業團體參加研討會,但是回應冷淡,除了進出口公會外,其它單位都沒有興趣。

專家指出,可能由於結構性問題,台灣的國際貿易活動傾向單打獨鬥,對多邊貿易規範的重視度相對偏低,與政府部們互動也不多。

另外,缺乏對多邊貿易規範的了解及能力,也使台灣民間對世貿組織望而卻步。以農業而言,杜哈回合農業談判對農業市場開放、削減補貼等境內支持一定會有重大影響,台灣農民團體已感受到壓力,但仍無法將關切、憂慮化為具體行動。

蕭俊郎表示,他回到台北後將向公會提出詳細報告,並與各產業公會聯繫,引導他們對世貿組織事務的關心與參與。卓士昭也表示,政府、學術界及民間業者應建立溝通、參與的機制,在世貿組織事務上發揮整體力量。

顏慶章表示,從歐盟理事會主席巴洛斯,到代表低度開發國家的盧安達總統卡加姆,他們在研討會中都對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都作了最堅定的承諾,雖然在許多議題上仍有歧見,以台灣的經貿實力,當然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透露,回到台北後,他雖然沒有公職身分,他一定會在以世貿組織為主軸的多邊貿易領域中,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新聞
世貿香港會議將談五大議題
提升出超  台灣全力拓銷重點市場 
“零點樂隊”周彥宏一致高呼:往事不要再提
南韓和新加坡草簽自由貿易協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