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對台灣紡品相對有利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一日電)儘管中國官方表示,不會在五一假期重估人民幣匯率,但各界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再度升溫;紡織業說,上游化纖及中游紗和布目前皆以大陸為主要市場,人民幣升值購買力會提高,有利紡織業。但業者更關心產品成本、購買力的變化及產品報價,才能確實掌握中國紡品的市場商機。

人民幣升值的問題,近期成為台商圈熱門話題,對台商來說,可說憂喜參半,喜的是廠房土地樓房資產可望隨之增值,憂的是外銷的廠商出口力衰退,甚至在大陸境內購料成本都將上揚。台商認為,人民幣升值機會大,目前他們最憂心的,是升值幅度。

赴大陸設廠的紡織業台商表示,若人民幣升值,將使進口品更加便宜,另外,若企業為維持價格競爭力,轉而壓縮工人工資,中期來看,也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內需市場。因此,對台灣有意耕耘中國大陸市場的紡織業者而言,需多加留意產品成本與市場購買力的變化,才能確實掌握中國紡織品的市場商機。

由於紡織業為台灣出口的主力產業,且出口地區以香港、美國、中國為主,因此人民幣升值將會為台灣紡織業帶來影響。

業者認為,若人民幣升值,無形中提高了紡織品的生產與勞動成本,則中國大陸紡織企業的出口報價可能提高,將削弱出口價格上的優勢。相對而言,將有利於台灣紡織品的出口競爭。

法人也表示,人民幣升值將使中國大陸紡織品的生產成本相對提高、利潤相對萎縮,而進口品價格卻反而相對降低。因此,台灣紡織品在原本的優勢下,添加人民幣升值的利多因素後,將可能進一步助長紡織品對中國的出口。包括纖維、紗等產品出口預期將更錦上添花;在布的方面,無論是胚布、成品布或特種布,預料將有更多出口成長的機會。

業者認為,人民幣升值除衝擊中國大陸的進出口貿易外,也可能會為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帶來阻力,並對中國大陸吸引外資造成不利影響。另外,若企業為維持價格競爭力,轉而壓縮工人工資,中期來看,有可能因為企業壓縮勞工成本壓抑內需市場購買力。

因此,人民幣若升值,不僅衝擊中國進出口貿易,在紡織品出口競爭上台灣相對有利,同時也可望助長台灣對中國的出口,而對台灣有意耕耘中國市場的紡織業者而言,需多留意產品成本與市場購買力的變化,才能確實掌握中國紡織品的市場商機。

此外,化纖原料業者也視人民幣升值為利多消息,因為乙二醇(EG)等化纖原料也以中國為主要出口市場,人民幣升值,中國聚酯業者購買力會提高,是一項利多。但化纖原料業者關心的並非人民幣升貶,而是產品價格的漲跌,因為人民幣升貶幅度如為3%到5%,而產品報價漲幅動輒兩成、三成,產品賣在好價位比操作匯率重要的多。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格德斯坦談中國經濟過熱
中國群眾反日示威影響經貿  官民看法有差異
中國生態的惡化:珠江海域將成為死海
史丹佛大學教授建議人民幣繼續盯住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