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人民幣若升值 恐引發亞洲經濟衰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一日電)市場盛傳人民幣可能在「五一」長假期間升值,台灣官員表示中國確應進行匯率機制改革,但學者擔憂,中國金融環境仍處初步發展階段,一旦升值,可能造成金融體系不穩定,導致經濟硬著陸,屆時亞洲國家恐難逃經濟衰退。

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過去15年以來,中國採取經濟改革開放,成為全球輕工業及傳統勞力密集產業供應中心,是世界舉足輕重經濟體之一,不過長期緊盯美元政策,讓人民幣有低估之虞,且對其他國家產品競爭力不公平,中國外匯市場自由化是必走之路,且為避免投機客一再炒作,他認為人民幣升值不排除有一次升足可能性。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表示,他認為人民幣即使升值,幅度應也不會太大。因為,雖然中國對美國享有大量貿易順差,但金融結構仍非常脆弱,禁不起太大打擊,預估中國政府可能採取 10%以內升值幅度、或改採進出口稅賦調整或管理方式以因應來自美方壓力。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振明指出,中國目前有整體經濟熱度高燒不退、國際輿論施壓升值問題,造成人民幣在預期升值心理下,國際熱錢大舉湧入,加上中國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水準 2.25%,處在一個歷史偏低水位,2004年通貨膨脹率3.9%,導致負實質利率產生,使得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資產泡沬隱約成形。

許振明分析,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及彈性化,主要是要解決美國本身日益嚴重貿易逆差,但問題是中國金融環境仍在初步發展階段,金融體制改革未完善,貿然讓人民幣匯率升值及制度彈性化,可能造成更多熱錢流入,使得中國金融體系更加不穩定。

加上亞洲各主要國家目前大幅利用中國廉價勞力從事生產,以台灣為例,2004年台灣出口至中國 (包含香港)總值為638億美元,占整體出口總值 36.7%,一旦中國經濟資產泡沫破滅或經濟硬著陸,對台灣及亞洲各國將導致出口衰退,因此,人民幣升值前仍須進行許多改革措施。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格德斯坦談中國經濟過熱
中國群眾反日示威影響經貿  官民看法有差異
中國生態的惡化:珠江海域將成為死海
史丹佛大學教授建議人民幣繼續盯住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