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淡新檔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三日電)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今天獲贈「淡新檔案」影本,「淡新檔案」是清朝淡水廳和新竹縣的行政與司法檔案,亦是前清時代台灣府縣檔案唯一現存者,已故的前司法院長戴炎輝花了10 多年才分門別類整理出來,他提供清代社會生活實態,對於研究清代政治、社會、行政組織方面有很大貢獻。

根據戴炎輝的記述,「淡新檔案」並非清代所有台灣各級地方官府內的公文,主要是淡水廳和新竹縣衙門內的公文。它是在清末割據之際,由日本新竹地方法院承接,轉送高等法院,再由高等法院轉送當時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作為學術研究用,這批檔案已經存放於台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內。

戴炎輝將原來殘破散亂的檔案逐件裱褙修補,並有系統的分為行政、民事、刑事等三門,門下再分類、款、案、件;民國75年將這批檔案典藏,清點總案數為1143案、 19281件,若將一件的長度以30公分計算,所有展開長達6000公尺,每天讀10件淡新檔案,要連續 5年才能全部看過一遍。

淡新檔案涵蓋的年代最早一案是乾隆54年 (西元1789年),其次是嘉慶10年 (1815年)三案,但由於距今已經 200年,當時的保存條件不良,多遭蟲蛀、水漬,因此愈久遠者件數愈少,檔案數量最多的是光緒年間(1875-1895年),共有838案,其次是同治年間(1862-1874年)共有161案,咸豐年間 (1851-1861年)共有80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