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代選舉滑鐵盧 橘營內部路線危機浮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四日電)國代選舉結果揭曉,由於選情過冷,操作不易,加上欠缺資源與組織動員能力,親民黨慘遭滑鐵盧。雖然投票率奇低讓這場選舉的代表意義受到質疑,但面臨政黨合作關係十字路口的親民黨,無疑將因此引發新一波的內部路線爭議。

去年立委選舉,親民黨在國親合併議題發酵下,就面臨艱困考驗;這次任務型國代選舉,親民黨在欠缺組織動員能力的情況下,原本聲勢就不看好,尤其還面臨修憲立場由支持轉為反對的大變動,以及泛藍民眾對扁宋會的質疑,更雪上加霜。

黨主席宋楚瑜選前展開高規格的搭橋之旅,前往中國大陸訪問,儘管為親民黨和他個人升溫不少,也搶佔相當比例的媒體版面,從結果來看,但仍不敵板塊萎縮的大環境。

加上親民黨經費不足,除了極少廣告和小型說明會,較大型活動只有昨天宋楚瑜「唯一」一場大陸訪問心得報告的返台記者會,兼而替國代催票,說明親民黨修憲理念,選情自然熱不起來。

此次選舉選情冷、投票率創新低,親民黨內早私下估票情形相當不樂觀。所以趁著中國熱,主打﹁公投入憲催生法理台獨,危機無限﹂;又冒著中軍空虛的危險,讓主帥宋楚瑜在選前出訪大陸,營造兩岸緩和氣氛;僅由秘書長秦金生留守。

連帶所及,選前依法可製播的國代選舉廣告,親民黨都決定放棄以節省開支。反倒製作了一支訴諸兩岸和平議題的廣告;明顯看出親民黨無意在國代選舉投入太多資源與精力。

另一方面,這次選舉始終熱不起來,國代職權行使法又面臨難產,部分親民黨人士早已認為,如投票率低過民眾所能接受範圍,自然會使得修憲提案權威性、合法性遭到嚴重質疑,因此﹁冷處理也有好處﹂。

只是隨著國代選舉完畢,在國、民兩大黨均對修憲案持贊成立場的影響下,政黨間在修憲議題上的拉拒力道明顯不會太高,立法院的法案攻防也依舊維持原先的政黨板圖,親民黨卻將面臨是否要維持目前中間平衡路線,以及與扁政府維繫一定合作關係的激烈論戰。

親民黨內原先期待國親合併的聲音就不在少數,只是在客觀情勢與扁宋會的壓力下,暫時隱而未發,面對年底縣長選戰即將開打,親民黨的大挫敗以及政黨氣勢的低迷,可能正給了黨內打算回歸藍營的人士,一個絕佳的表態機會。

是否泡沫化,對親民黨或許言之過早,畢竟在國會,親民黨還有三十三席的立委席次。但在各種不同因素衝擊下,這次國代投票的確是對政黨的一場期中考,親民黨向來讓人自豪的黨團戰力是否還是鐵板一塊,頗令人質疑。

如果親民黨的內部爭議因素持續擴大,超出內部凝聚力道,到時無疑將使橘營立委各自轉往藍綠兩端移動,是否會回歸過去幾年藍綠對立的情勢,值得繼續觀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