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豐肚翩翩是福是禍?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15日訊】觀眾朋友大家好!又到了熱點互動節目時間,我是林雲。你正在為肥胖問題煩惱嗎?你會擔心自己變得越來越胖嗎?肥胖這個問題,正在越來越困擾著人類。五月三日美聯社的報導說:現在不但是窮人容易變胖,富人也變得越來越胖。歐洲和美國的肥胖人口正在迅速增加。那麼今天咱們就請韋實先生來一起探討肥胖這個問題。

連接收聽

林雲:韋實您好!

韋實:林雲妳好。觀眾朋友大家好。

林雲:韋實,請您來談這個話題,會不會有點尷尬?

韋實:我覺得也尷尬也不尷尬。首先這兩個問題,我自己可能都有煩惱。

林雲:您會擔心肥胖?

韋實:擔心變得越來越胖,但不是擔心肥胖,我現在覺得再瘦一點可能會更好。但是就是這個裏邊有一個相當有趣的事情,往往有一些讓人看起來不是那麼有說服力的。比如說一般的醫生,做近視眼激光手術,那這主刀的醫師往往是戴著近視眼鏡的。那麼再退回來講以前古代,八仙中鐵拐李有個大葫蘆,裏面是有藥的,但他自己是一個瘸腿。那這當中其實有一個道理,就是說道理是這樣,但是講出這個道理的人,他自己往往可能並不是像這個道理要求的做得那麼好。但這並不代表他自己在這方面沒做好的人,他講出來的道理是不對的。

換言之,韋實今天講的這個減肥的道理,你如果覺得是因為韋實沒有減肥減到理想的程度,你不聽他的道理,那對不起,肉長在你身上,而不是長在我身上。反言之,我不減肥,肉也是長在我身上,到了夏天,也是我自己痛苦。所以這個事情,我覺得最主要一點還是要看這個道理對不對,對了就做、不對就不做,跟這個事情是誰講出來的關係不大。

林雲:也就是說你完全有資格來談肥胖的問題。

韋實:可以給大家評點一下,或者是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心得。因為最起碼我有減肥的心得,所以說也不是壞事。

林雲:那太好了。美聯社現在的報導,就是說富人也在逐漸的變胖,而且美國是年收入在六萬元以上的這個人群,現在也變得越來越胖。為什麼會這樣子?

韋實:整體上,以前富人和窮人在美國的工業社會以後,反倒富人是瘦了,窮人相對來講比較胖。可是在歐洲剛剛革命的那一段時候,那麼人都來分別兩個陣營,叫做肥人和瘦人,肥人就是指當時這些貴族、比較有錢的人。那麼到工業革命以後,大部分的食物,比如說在美國的窮人,這個人胖得可能二百多磅、甚至有三百多磅的。

林雲:就說現在窮人和以前窮人的概念已經不太一樣了?

韋實:這是指相對的貧富。食品的攝入,比如說脂肪、油脂,反倒比上層社會吃得更多。加上低下的這個階層在美國的社會裏,並不是對形體上的要求這麼高。舉個例子:美國的政客、醫生、律師那個環境裡,你如果很胖,法律上規定不可以歧視胖人、不可以歧視各種各樣的人群。但在公眾之中潛在規則等於是你胖,表示你控制不了你自己的體重;你控制不了你自己,你怎麼能控制好你自己的工作,所以這變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所以,美國的富人,第一、比較注重去健身房;第二比較注重形象;第三他們吃的比如說水果沙拉、魚類,這種食物在美國反倒比雞、薯條等貴得很多。所以種種因素,就造成了富人相對而言比較瘦,可是現在這種情況,就說明了美國的生活方式,使得富人也很容易變胖。那麼這也是美國政府或美國媒體關心的一點,就是說以前那種生活方式可能會變胖,現在變成全社會如果再繼續這種生活方式,你都很可能會變胖,所以這是他們真正擔心的。

林雲:那您覺得這種生活方式是有了哪些改變呢?比以前來講。

韋實:比如說他們做這個調查,七○年的時候,人們當時也是在開車、也是在上班,可是他們這些相同收入的人,過了三十年以後,這部分人可能他開車的時候越來越多,或是下班以後他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那麼他們去健身房可能更少,吃的東西可能更油膩,那麼造成他生活方式也是,這個社會給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越有壓力,就越容易變胖,就是這種生活方式向以前那種不好的方向來靠攏。這是他認為生活方式的一個意義。

再一個就是近年以來,美國食品工業也是從利潤上來出發,不是站在一個保護消費者角度上來考慮問題,而是怎麼樣利益最大化。那就是要口味弄得很好吃,加上很多油脂、糖、食品添加劑等等,使人越來越喜歡吃。而且這種食品廣告撲天蓋地,以前比如說,你對這個食物沒什麼想法,看不到廣告你就作罷了。但是你看到電視上好玩的東西你就想試一試,從小孩子開始,就造成人們吃得越來越多,其實會發胖就兩個方面:一個多吃,一個就少運動。

林雲:也就是說吃的慾望會不斷的被刺激。

韋實:會不斷的被放大,像麥當勞裡面,漢堡、薯條都給你一個選項,讓你變大,變大加一點錢,再變大再加一點錢,所以它會刺激你買。再一個就是說像麥當勞這種大的公司,比如它需要雞肉,那雞肉是從生產線上產出來的,加上美國這個可樂,像一罐可樂小小的一罐,裡面大概37克糖,那大家願意的話,你可以回家做一個實驗,拿出一兩糖來稱稱有多高,大概這麼一小堆,如果說你一天喝這麼一小堆糖的話,糖直接轉化成脂肪,因為它不怎麼需要吸收,你不需要用身體的能量把它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那麼糖一下子吸收進去,一天這麼一兩的話,你算算一年加下來,這個數量是很可觀的。

林雲:那一般來講,美國的胖子好像是更多一些,那歐洲的生活水平是一樣差不多,那麼歐洲對您剛才講的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他們的影響是不是很大?特別是法國人好像更苗條一些。

韋實:相對而言,對他們的衝擊不是那麼大。但是現在所有都在美國化,尤其年輕的孩子更喜歡美國的快餐;那麼法國和歐盟,包括英國,都有一個孩子肥胖問題。這對法國人而言,他也是吃鵝肝醬、喝酒,之後還有法式的餐點,基本上都喜歡動物的內臟,而且也喜歡喝濃湯,晚上吃晚餐的時間也很晚。按熱量而言,其實兩個差不多;但法式餐點的份量比較小、不像美國給你一個很大的東西。

再一點,就是在法國很多人不是以胖為美,你看法國人很懶也不愛運動,但心裏面有一種憧憬效應,就是說你周圍的人都很瘦,那麼你覺得胖自然不那麼被人們所接受,你有意無意會控制自己。在美國就不一樣,你如果到美國中部的州去,有些人體積都很大。包括美國的車那麼大、法國的車到後面車箱都沒有,變得很小。整體上我覺得還有一個文化的分別在裏面起的一個限制的作用,使得你不可以隨心所欲、想吃多胖就吃多胖。

林雲:那其實現在這個肥胖問題不僅是在歐美國家,在中國也是越來越多,特別像是肥胖兒的問題,也是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麼中國很多肥胖兒,很多都是富裕家庭,可是在美國一般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會變胖,那這個問題怎麼來看呢?

韋實:中國有個傳統觀念,就是說小孩子胖,人人都喜歡。比如說我小時候大家比較喜歡,因為很胖,這個肥頭大耳的。那麼一般老人家喜歡自己的孩子胖,就會給多吃點東西,覺得福相、健康,那麼在中國這種觀念下,認為胖不是一種壞事,就是從小就吃。

那麼再一個,是中國兒童有兩個極端,一個是豆芽菜,就是挑食、吃零食太多了,再一個就是小胖多,而且這是有錢家庭造成這樣。那麼就有一個誤解的觀念是熱量多的食品、好的食品不一定是真正對孩子有利的食品,那麼也造成他營養結構十分不均衡,包括有的孩子可能熱量吃得很高,雞、鴨、魚、肉都有,可能他貧血,因為蔬菜吃得不夠。

那麼到美國,因為窮人家的孩子,美國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一大罐可樂、一堆薯條,可以餵飽一家人,因為熱量很高,可是越吃這個越變胖。如果說像富人的孩子,三餐比較均衡,吃蔬菜、吃水果,吃各種各樣的食品,美國這方面食品比較貴,就造成了美國窮人的孩子反比較容易變胖,也就是吃麥當勞吃得太多了。而在中國麥當勞也不是窮人孩子能吃得起的,所以這就變得很有意思,兩邊變成一個很大的反差,一邊是富孩子的胖、一邊是窮孩子的胖。

林雲:那麼古代的人會不會為肥胖問題煩惱?

韋實:古代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問題,比如說大文豪莎士比亞,一次在王宮裡曾經坐塌了一張椅子,當時也是被人趕出去了。那麼這個感覺可能很差,我相信他也會減肥。

但是畢竟古代時候肥胖是小範圍的,因為當時生產率不高,人吃東西也是限定在富裕的階層,或是有地位的階層。那麼人也是經過歷史上這麼長一段時間,也是儘量攝取脂肪,因為以前人得到食物很不容易,那麼在古代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人關心的是有沒有東西吃的問題。

林雲:對,可能關心的是填飽肚子的問題。那麼肥胖對人的危害,從醫學角度上來講的話,會有哪些呢?

韋實:首先從感覺上說,到夏天你會很難受,我有切身體會。那麼再一個從醫學上而言,胖相對來講會減短壽命,因為比如你的慣性病,像動脈硬化,因為膽固醇比較高,可能性很大。

再一個睡眠質量會下降,很多胖人打呼嚕,他就通氣很不好了;再加上胖的糖尿病機率較大,身體的器官負荷比較重。還有一些胖的比如說遺傳病,越胖的有些遺傳病可能更大。再加上胖也容易近視,因為可能是眼腺的問題。

林雲:胖的人也容易近視,這有什麼道理呢?

韋實:這個道理我現在還說不清楚,但就是有統計數據可以達到這一點,很可能胖的人的近視,和他的生活習慣有關係的,這是我的看法。比較願意躺著看書,不願意運動,所以看近的機會也大,也就造成近視的問題。再往下就是胖和生育能力也是有關係的,因為胖,生育能力越差,下一代的健康也不好。

林雲:那麼胖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減肥?在這方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大家介紹?

韋實:好經驗其實也就是兩個:一個就是少吃,再一個就是多活動。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因為變胖就是因為熱量太高,你屯積成脂肪細胞,而脂肪細胞吸到很多的水在裏邊,而且脂肪很輕,同等質量脂肪和肌肉的話,脂肪占的地方很大,所以人就變得很腫,如果體重一樣,而脂肪多了你就變得很臃腫,而且身體水份很多,但是這樣這個問題就是一般人減肥,他很注重方法,就是用一些技巧來減肥,可是這樣的話,你過一兩個月,你技巧一旦停了,你自然而然會胖起來。

所以,首先改變是一個生活方式,那麼生活方式最關鍵一點就是慾望,實際上減肥就是和慾望搏鬥的一個過程。因為誰都喜歡吃好吃的東西,吃多了就變胖,首先你要管自己的嘴;第二點,你吃了以後要有個運動的計劃。其實減肥本身並不難,難就難在堅持。回過頭來就還是一個意志力的問題,意志力就是來克制慾望的,這也是你自己意志力和慾望搏鬥的過程,所以說,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你想別人提出什麼蘋果減肥呀,三天只吃蘋果,可能只瘦了五斤,可能過了一個禮拜覺得很虧,一頓大餐可能又回來三、四斤!就是你想要根本上解決,還是你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要想一想,為什麼要減肥?想好這個厲害關係以後,減起來會容易得多。

林雲:有些觀眾覺得肥胖這個問題,的確是讓人很煩惱的事情,可是他也努力過了,卻也減不下來,那怎麼面對這個問題?

韋實:其實兩方面看,比如說在醫學上你已經很超重了,不減不行了,還得想想辦法,真的吃點減肥藥、或許看醫生怎麼用最好的辦法減下來。如果是比正常稍重一點呢,其實在你自己的角度上看,也不必把它看得這麼嚴重,就說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應該比較嚴肅對待,減不下來也不用怨天尤人,為什麼呢?其實胖,有人生來就胖,有人生來就瘦,這也是相對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說這人體重稍微超多一點,沒有病,那也蠻不錯。而且你看各個朝代的想法也不一樣,在唐代楊玉環是很美,現代社會灌輸模特兒骨瘦如柴。

其實自己在不同的情況下,只要不超出大的極限,不管是胖是瘦,相對而言自己的健康,自己心裡高興是最重要的。我覺得也不必強求,胖人也不一定要要求瘦成像模特兒那樣子,瘦人也不一定要羨慕胖的人說,你看他這個比較豐滿、比較好看。其實,各有各的苦惱。實際上只要健康,順其自然是好一點。

林雲:好的,謝謝您。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希望您從韋實先生的談話中有所獲益,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臺《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醫生推荐:适量食用花生有益健康
核准青少年可用羅氏鮮減肥?衛署:沒這回事
西班牙肥胖者及高血壓高膽固醇者愈來愈多
醫學專家擔心澳兒童成為「泡沫一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