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昌鈺新著重返319現場 建議全力尋找凶槍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十七日電)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最新著作「重返319槍擊現場」已經出版。李昌鈺在書中表示,「不論有心或無意,『三一九槍擊案』的現場處理確實不足。」而現場保全不足,構成了所有疑問的源頭,他建議,目前偵辦的重點應是全力尋訪作案槍枝的下落,找到凶槍,進行比對,讓證據來說話。  

兼程返國,不眠不休協助調查真相的李昌鈺在書中表示,政治爭議增加了三一九槍擊案偵辦的難度,從發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有太多的揣測,而且都是依照個人偏好「擇其所信,棄其所不信」。

他並質疑,槍擊現場未能妥善保全,安全管制為何如此鬆散,正、副元首為何會同車?他說,雖然疑點重重,但都沒有答案。 

李昌鈺引述美國總統甘迺迪遭槍殺案,隨行攝影師拍下整個案發過程,鑑識專家可以從錄影帶知道哪一分哪一秒出現槍聲、有幾槍、還可以從槍傷、彈道等跡證找線索,當時甘迺迪遭槍殺案的現場立即被封鎖,同時找到了兇槍、子彈、彈殼及兇手所穿的衣服,也發現槍手的射擊位置,作為比對。

反觀「三一九槍擊案」,只有傷口、擊發過的彈頭、彈殼及陳、呂的衣服等證物,有關兇嫌的物證完全付之闕如,可用的資料真的很少。李昌鈺說,如果當時安全人員能依照「刑案現場緊急處理四要領」第一時間封鎖現場、將總統、副總統火速護送到醫院,並應做好完整的醫療紀錄資料、尋找相關目擊證人、確認案發現場及可能槍擊的地點,只要作好這些措施,案子其實不難偵破。

李昌鈺說,這些基本的現場處理步驟都因故沒有做,直到陳、呂送到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結果,案發當時的所有一切跡證,都只能從片段的現場照片慢慢推敲、蒐集。從頭再做一次現場重建,不但工程非常浩大,而且相當困難,成效也有限。他說,現場保全的不足,構成所有疑問的源頭。

面對「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的朝野爭議,李昌鈺表示,他贊成「三一九槍擊案」必須以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的方式,因為這麼一個重大敏感的案件,受害者還是國家的正、副元首,一定要以特別調查委員會的形式,才能超越政治立場和限制,不問藍、綠,追查到底,也只有一個超越政黨的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才能取得全民公信,撫平槍擊案造成的社會傷痕及安定全國人民的信心。

雖然「真調會」向立法院提出的報告,以六大理由認定陳水扁總統肚皮上的創傷,不是三一九當天台南市所查獲鉛彈頭所造成,並提出了多個疑問,推論「三一九槍擊案」的動機是為了「操作選舉」。然而,李昌鈺建議,目前偵辦的重點,應該是全力尋訪作案槍枝的下落,「找到凶槍,進行比對,讓證據來說話,讓證據杜絕爭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