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焦點評論╱處理復議案 立院不能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特稿

修憲重要配套法案 – 「國民大會職權行使法」,雖幾經波折於上週立院院會完成三讀程序,但民進黨團昨天以部分條文違背憲政原理為由,決定針對此案提出復議,使得竣工不久的修憲配套立法工程,再度面臨若干不可知的變數。

由於立院休會在即,任務型國代最遲5月30日就要集會,因此,三讀通過的國大職權行使法何時生效,以及復議案何時處理,均有時效的急迫性,因為這是攸關國代複決修憲案的職權行使法源,任一環節出現偏差,都可能影響憲改成敗,不容小覷。

在民進黨團啟動復議程序後,將面臨幾項可能的變數。

首先,復議提案是否通過,取決於朝野黨團的態度,因為接下來的程序基本上都是「表決」,表決就是數人頭的遊戲,朝野合縱連橫,自然影響復議結果。

依規定,院會的開會門檻是立委總額的三分之一,而復議提案或法案修正動議,都是出席立委的二分之一決,因此,民進黨團成員已夠達成院會開會門檻,但復議案是否過關,就不是民進黨所能掌控。

因此,民進黨團在決定提出復議的第一時間,就宣稱復議案闖關成敗的關鍵在國民黨團,主要是國民黨團的動向確實會左右復議案的結果。

第一,親民黨、台聯、無盟等反修憲陣營的黨團席次總和,還落後民進黨團,如果國民黨團「置身事外」,讓民進黨團與其他在野黨團進行投票對決,結果自然是民進黨團勝出。

第二,國民黨團選擇挹注一方陣營;若國民黨團決定協助親、台、無盟等黨團,則民進黨團的復議提案在第一關就會被封殺,但若國民黨與民進黨站在同一陣線,結果就與第一種狀況相同。

目前國民黨團暫採觀望態度的原因,在於任一決定都會產生不同的政治效應,若協助民進黨團,等於公開與親民黨、無盟等友好黨團唱反調,影響雙方的互動關係,但若支持反修憲陣營的黨團,又擔心遭民進黨扣上違憲法案幫手的大帽子。

此外,上述法案已完成三讀程序,若復議成案,在野黨團也不能祭出協商四個月的條款,只有接受或以表決表達異議態度,這也是在野黨團昨天反彈聲浪四起的原因,認為是民進黨的謀略,以先三讀再復議的手段拔掉在野黨團卡案的武器。

無論復議案結果如何,重要的是立院有責任在5月底前進行處理,不能讓此案處於「擱置」狀態,無論成或敗,至少要讓國代有「法」可行使職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