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透視:是誰”謀殺”了他們?

BBC中文網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江迅

標籤:

【大紀元5月24日訊】近日,中國大陸的傳媒都在宣傳世界屋脊上的”高山雪蓮”,她是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干部、原西藏那曲地區中共班戈縣委組織部長祁愛群。她突發腦溢血,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1歲。

14歲時,她離開上海,與母親和兄妹去西藏與援藏的父親團聚。她去世已經一年半了,今天纔如此大張旗鼓地宣傳她,或許是視作正在進行的”保先”(保持中共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教材。不過,她的死卻讓人有所感悟,畢竟那麼年輕。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原董事長莊東辰,5月4日在攀登6200多米的西藏啟孜峰時,突然倒地死去,歸於大山的懷抱。三四年前,我曾經采訪過他,讓人悲嘆的是,今年他纔50歲。

再提前一些日子,喜歡別人稱”視覺藝術家”的畫家、導演陳逸飛,長年來被爭議纏繞,在拍攝影片《理發師》期間病倒,終於不治,我曾和他幾次聚會、用餐,也讓人悲嘆的是,今年他纔59歲。

再提前一些日子,上海專業作家陸星兒,原《海上文壇》執行副主編,她是我20多年的朋友,患了重病仍堅持寫作,還隨作家代表團出訪俄羅斯,歸來不久便病逝了,同樣令人悲嘆,她纔55歲。

健康檢查

正當人們為中年早逝議論紛紛時,北京的《首都醫藥》雜志與精神專科醫院隨機對225名國家機關處級、外資企業和私有企業部門經理、國有企業部門主管以上的干部,作了一次定向精神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近一半被調查者存在精神不健康傾向,45%的受訪者,或多或少有抑郁、焦慮、恐懼、偏執、強迫、應激障礙和適應障礙等,其中,外資企業和私有企業人員存在不健康傾向比例最高,超過一半,其次是國有企業的干部,相對而言,國家機關干部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少一些。

據悉,中國精神疾病負擔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占中國疾病負擔的20%。根據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精神疾病包括十大類近 400種,中國現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1600萬人,而心理疾患者更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專家報告預測,目前全球共有精神病患者約4億,是人類第二殺手,而焦慮癥或過度焦慮,屬於精神病科高發癥,名列前5位。

自1980年以來,僅有記錄的,中國就有1200名企業家自殺(畏罪自殺剔除)。是誰”謀殺”了這些成功人士?壓力太大令他們心理不健康,影響心理健康最多的是焦慮癥ㄑ坐立不安,莫名其妙地膽戰心驚;難以集中注意力,腦子常常一片空白,記憶力下降;煩躁;肌肉緊張;睡眠障礙;容易出汗。企業家,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在經商活動中,都會體驗到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助,對世態炎涼更要有甚於常人的承受力。此外,還有抑郁癥、感情煎熬、偏執多疑,困惑迷惘。這無形殺手,時時侵蝕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存。

問題在於,這些人士往往諱疾忌醫,受”精英人士”的雙重人格影響,患上心理疾病者,九成人不覺察自己已患病。煩躁、急促、莫名的緊張 這些情緒困擾著顯得社會中的大部分人,特別是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人,幾乎成為他們慣常的一種心理狀態。你我常常會有如此感受ㄑ有一天心情頗佳,享受天堂般的快樂,而翌日心情卻一落千丈,經受地獄的痛楚。其實,引發如此截然不同的情感的客觀理由並不重要,真正影響人們情感的是自己的心情。

“社會問題”

這是一個嚴峻而被忽略的社會問題。

時下,不少醫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紛紛對這些”精英人士”發表高見,以圖對癥下藥,卻沒有鼓勵這些精英們立即”半途而廢”。一些被長期倡導的理念,如”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始終被奉為崇高行為,如今是否應該面對新的審視?許多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正是緣於不達目的的焦慮、急躁、困惑和不安引起的。

去年10月北京國際馬拉松賽跑中,有13名參賽者途中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其中兩男子猝死。這一悲劇值得人們反思,即使某個目標完全是個人自願選擇,也並非要堅持到底,個人選擇並非都對,硬要堅持,不但達不到目標終點,反而會釀成更大悲劇。”鍥而不舍”、”目標如一”、”堅韌”、”毅力”這類傳統價值觀,當然有它們的正確性,但在具體事情上,套用它們往往會顧此失彼而犯”一刀切”的毛病。

人生有時需要學會放棄,學會”半途而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多油爆炒蔬菜无益健康
連任滿週年 扁當環保志工 呂倡健康人生
中國每年約有百萬兒童死於室內污染
林錫耀學習健康操  要把鮪魚肚變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