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 7家企業獲獎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高照芬╱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在「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中提出「共生」及「和解」的理念,他籲請企業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重視社會正義及生態保育,並鼓勵企業多多參與社會,促使企業與社會共生,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第一屆「企業社會責任獎」由遠見雜誌主辦,共有光寶集團、統一超商、台達電子、台灣大哥大、中華汽車、智邦科技等7家企業獲獎。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指出,企業不僅要對得起股東,更要對得起員工、消費者、社區、環境生態,所謂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 ),近來已成為國際債量企業成就的重要指標;製鞋代工廠寶成工業,在NIKE等品牌大廠要求下,很早就設立CSR專責部門。

國際投資機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也開始將企業社會責任的績效評估,納入投資參考,以CSR為投資標的這類型基金,近來在歐美市場快速崛起,不過國內企業對CSR的認知還在萌芽階段。

光寶集團執行長林行憲表示,目前在光寶企業內設有44個社團,並備有健身俱樂部,提供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紓解壓力用,並鼓勵員工成為社會上的志工,目前已有協助中小學生課後輔導、外籍新娘來台適應諮詢等社會服務。

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中華汽車總經理黃文成、智邦科技副總陳小安等,也都表示樂見「企業社會責任獎」的成立,對於能獲獎表示相當榮幸。

根據遠見雜誌針對700家上市公司的調查,有8成7的企業認為,股東和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責任,7成5以上的企業,將誠實納稅和遵循企業倫理規範,當作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最主要表現;在照顧員工和福利制度上,有91.8%的上市企業,最常見的作法是提供定期員工健康檢查,另有76.4%的企業,提供團保或勞保外的人身保險,只有不到8.8%的企業,提供員工托兒安親服務。

在勞工工作權益上,去年有38.1%的國內上市企業引進外勞,29.3%的上市企業採取優退、優離,9.1%的企業凍結人事,5.7%的企業有實施裁員,4.8%曾關閉生產線或工廠,2.6%則採取減薪,另外有將近3成6的上市企業表示,曾對被資遣的員工提供職業介紹服務,或代向政府機關申請相關協助,如職訓、輔導轉業等。

至於有69.8%的上市企業沒有設立工會,尤其科學園區裡的高科技廠商,包括國際一流大廠台積電、聯電等,都沒有工會組織;勞委會官員表示,因為園區工作太忙、福利好,員工根本無暇去搞工會。

國內上市企業已有21.1%設置CSR專責人員或部門,尚未設置的企業有54.3%未來打算跟進;91.7%的上市企業有意願更深入了解CSR的內容;87.9%計畫將企業社會責任列為長遠發展策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謝揆籲企業參與社會善盡社會責任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中產階級——中共經濟衰敗的最大焦慮群體
歐洲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 五年來首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