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溪教授西雅圖演講中國經濟真相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龍淑惠西雅圖報導) 西雅圖全僑民主和平聯盟於5 月20日邀請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在僑教中心就「探索中國經濟發展真相」作專題講座。在全球揚起一片中國經濟熱的同時,張教授以其經濟專業分析中國經濟發展之真實面貌,並列舉中外學者的論文著作,表示到中國投資在表象繁華的背後,有著極大風險,台商和其他國家投資者最不同之處,是投資大陸累積金額佔國民所得超過百分之五十。他預測,中國經濟必然會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政府及學者必須負起責任,將中國經濟發展的真相充分揭露給台商,才能使台商正確判斷投資中國的組合及策略。

張教授首先指出,目前對中國投資有兩種極端的分析,一是「磁吸效應」;另一是「崩潰效應」。中國經濟發展表象似乎很好,大家都去投資,但實際上潛藏危機、問題叢生。張教授並針對經濟學家主張大陸經濟不會崩潰的四種理由一一分析問題所在,並舉出許多實例論證其主張,跨國企業雖去中國投資,經過多年後真正在中國獲利者有多少。如麥道在中國20年,最後落得被波音併購的下場;八百伴百貨投資中國使和田一夫破產;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表示,在中國,簽約完談判才開始;百事可樂雖擁有契約賦予其選擇國際法庭管轄爭議案件的權利,最後卻放棄此項權利,因經過分析,即使在國際法庭訴訟獲勝仍枉然,其不可能透過中國法院執行而獲償。

張教授同時指出,中國政府所刊登的許多經濟數字都明顯造假。如1997至2000年期間,中國GDP 累計成長正24.7%, 同期間能源使用成長卻是負12.8%, 彼此互相矛盾,因為經濟成長同時能源使用也應會成長。另外,2004上半年中國各省的公佈經濟成長平均是 11%,但全國公佈的成長卻是9.1%,每個省份的成長率都高於全國平均成長率,這樣的統計數字已成為國際笑話。

張教授並指出,中國的危機正是成長過熱,「成長也是災難」。他並明確分析理由,中國以前物資不足的時代,只要生產,就會賺錢。但在改革開放之後,由於中國的財政地方分權,因此每個地方大量投資開發,造成產能閒置、企業虧本,銀行壞帳率高達40% 到50%,中國還有一句話:「吃完財政吃銀行。」由1980到1993年期間中國的存貨佔GDP的 7%,一般存貨佔3%是正常,表示在中國4%的存貨賣不掉,顯示產能超過消費量許多,亦暴露出中國「重複投資」、「投資過熱」的問題。再加上呆帳佔放款的50%、 走向毀滅的金融系統,目前中國經濟現況是處於一種恐怖平衡:靠40%~50% 的高儲蓄率、世界第一的外資投入及封閉的金融系統繼續維持,這就是為何在上海執業外商律師數十年的章家敦預測中國十年內會崩潰的理由。

張教授最後指出,中國的社會不穩定、腐敗、生態崩潰及道德淪喪更加重中國的崩潰危機。首先,中國的失業問題非常嚴重,官方僅公佈「城鎮失業率」,透過嚴格的定義將失業人口縮限在16個城鎮戶口中登記未職、且規定退休前十年不准登記未職,藉以縮小失業率。但據經濟學家何清鏈估計,實際失業率在34.4%。 中國的城鄉差距更是是世所聞名,96%的財富歸38%的城鎮居民所有,4 萬的富豪,有9 成具黨政軍背景。中國的三農問題已使農民在中國淪為二等公民。中國的腐敗更是表現在三個現象:腐敗制度化、貪官外逃,以及「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中國社會上普遍的道德淪喪更是自中國共產黨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張教授現場播放了中共捏造天安門自焚案以污衊法輪功這一民間團體的分析錄影帶,顯示如果一個社會發展到政府可以帶頭說謊、殺人,來欺騙全國百姓,那就沒有什麼做不出來了。

最後張教授表示,他現在最擔憂的不是中國是否經濟會崩潰,而是台灣在中國崩潰時如何能受到最小的影響,以及如何去讓更多人了解此一真相,得以採取措施避險。現場觀眾就這一問題紛紛提問並發表看法,演講在大家熱烈討論中結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建民下場球賽 馬英九想與球迷一起觀賞
NBA季後賽  超音速92:91險勝馬刺扳回一城
靠罰球 超音速搶回一勝
王建民 週二先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