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網路科技開拓職業生涯

標籤:

【大紀元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編譯報導)今日電子化的時代下,網路資訊的流通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與時俱進的職場老手們也搭上了科技便車,架設個人專屬網站、張貼網誌,打響自己在資訊空間中的知名度,將職業生涯的觸角延伸至更廣範圍。

據《美聯社》報導,今年初當美國兒童圖書出版商Scholastic Corp.的職員們聽說公司雇用了殷欣蒂(Cindy Eng)來作他們的總編輯後,便有人上網搜尋她的名字。很幸運地,搜尋的結果直接連結到殷女士的個人網頁專輯(Web portfolio),該網站宣傳了她的專業成就,包括她所參與出版的書籍及曾服務過的公司等。

殷女士的例子正說明了某些職場顧問多年來所一直鼓吹的作法--在網路上亮相,其為個人生涯管理中重要的一部份。他們建議人們透過網頁專輯、網誌(blog,部落格)與其它的線上發表形式來建立網路身分。

紐約職業顧問威廉-艾魯達(William Arruda)表示,這種想法旨在管控個人資訊,而不是冒險任其泛濫或完全不公開。但是必須確保您的網站看起來夠專業、個人網誌夠新潮,否則反而弄巧成拙。此外還不能忘記,網頁或網誌永遠無法取代正式的履歷表及輝煌的工作經歷。

網頁專輯是個人用來炫耀其專業成就所建立的網站。一個好的網站所涵蓋的面,不僅止於表現個人履歷。它還可以提供佐證資料的連結,如發表過文章、論文或成功的專案計畫事例等。客戶、同儕或業界知名人士所給予的獎勵與肯定等,亦不在話下。為殷女士製作網頁專輯的Brandego公司,稱其為「褒揚狀」,並打算在他們的顧客中推廣。

網頁專輯並非新鮮事,藝術家與自由作家們早已利用個人網頁來展示他們的才華。
近來網頁專輯已被求職者當作法寶,希望上線貼上個人履歷後可吸引到更多的注意,並且使其專業能力促銷到更廣的職業領域。例如,殷女士建立個人網站之初僅是為了找到一份新工作,但現在她準備持續維護其網站,為萬一其同業中有人要查一查她的資歷時作準備。她說:「維護網頁專輯很類似於將個人履歷保持在最新狀態。」

網誌也已被宣揚成為能擴展職業生涯的一種策略。作法是,由專業人士針對特定主題來發表網誌,以饗同業。目標在於將作者定位成該專業的專家。

位於達拉斯的Kaye/Bassman人才召募公司的執行長杰夫-凱(Jeff Kaye)表示,網誌的形式實際上比網頁專輯來得強,因網頁不過是履歷表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一篇好的網誌,可以顯示出作者的能否掌握行業中的最新概念和脈動;而履歷表和網頁專輯僅能彰顯您過去的成就。

達拉斯的一家法律事務所律師麥克-福克斯(Michael Fox),當初建立其「Jottings By An Employer’s Lawyer」網誌時僅是為了好玩。他同意,網誌確實帶給他一些職業上的裨益,包括知名度的提昇及信譽的建立。他說,網誌是一種行銷策略,與發表公開演說相去不遠。

在網站的搜尋中,網誌出現的機會較網頁專輯為高;但網誌比起網頁,則較難於維護。

想要開始建立網路個人資訊的人,建議先從架設網頁專輯開始,特別是在擔心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維護網誌的情況下。艾魯達表示,另一個可增進網路曝光度的辦法是,在別人的網誌中貢獻文章。

紐約科技人才召募公司Dice的執行長史考特-梅爾蘭(Scot Melland)表示,小心不要過度依賴於網路上個人資訊的刊載。線上刊登固然為佳,但某些行業對其並不重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網路異議份子黃琦誓言將恢復天網網站
詐騙新手法 金管會提醒當心「網路釣魚」
網路新鮮事:網上聞味道
壓制網路中共下重手  登記席捲大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