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任布什政府向東亞展現外交新姿態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亞洲時報Evelyn Goh特稿) 對那些一直想知道第二屆布什政府對東南亞的態度的人來說,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對該地區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是鼓舞人心的。首先,這是一種重要的外交展示,重新點燃了太多人在布什第一任期結束後一度對美國喪失的信心。在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今年3月訪問東北亞和南亞之後,佐利克的出訪使東南亞相信它仍然是華盛頓的關注物件。佐利克象徵性地參加了在菲律賓一次紀念二戰勝利60週年的活動。

就其風格而言,佐利克給人印象深刻。他每到一站都會說有興趣與「我們的(東南亞)夥伴進行磋商、交換意見並聆聽它們關於未來4年發展方向的想法」。他的重點是商討並聽取有關共同擔憂的問題、為遭到海嘯嚴重破壞的印尼重建提供物質援助以及承諾幫助越南進行經濟改革。當佐利克公開討論緬甸即將成為東盟(ASEAN)的輪值主席和越南的宗教自由等棘手問題時,他展現出高超的外交技巧:他看來很堅定,但並不盛氣淩人或恃強淩弱。更重要的是,這位副國務卿一直談論對該地區最重要的問題,與此同時採取比較大度和協商的姿態談論美國關心的重要問題-恐怖主義。

特別令東南亞感到欣慰的是,佐利克出訪期間討論的重點是經濟問題。自從2002年東南亞被美國開闢成反恐「第二戰線」之後,反恐工作給該地區帶來較大的負擔。作為負責談判簽訂各種貿易協定,包括《美國-越南雙邊貿易協定》和《美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的前美國貿易代表(2001-05年),佐利克非常瞭解東南亞的經濟和發展需要。在訪問曼谷和新加坡期間,他重點提到布什政府決定與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談判簽訂更多自由貿易協定(FTA)。然而,他也謹慎解釋說美國花更長時間談判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原因是它們比中國等其他國家提議簽訂的協定更廣泛。

佐利克此行的主要目標是突顯美國在2004年12月海嘯發生之後對印尼的重建援助。他適時地訪問了遭到海嘯嚴重破壞的亞齊省(Aceh),並與當地簽訂了一項價值2.45億美元、沿著該省西岸修建一條公路的合同。他還承諾為印尼提供更廣泛的經濟發展援助,承諾在未來5年內給予7370萬美元的援助。美國是在中國最近承諾為印尼災區重建提供500萬美元的援助資金和3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之後緊接著做出上述援助承諾的。

佐利克還計劃與商界和政界人士會面商討越南的經濟改革問題,並打算參觀越南和新加坡的技術園區。他在馬尼拉宣佈為菲律賓的國防改革提供1000萬美元的軍事金融援助。

佐利克提到的其他一系列重要問題涉及到東南亞和東亞的區域主義。在這一議題上,他發出兩個信號:首先是警告說如果東盟一致同意讓緬甸明年出任輪值主席,美國-東盟關係的發展可能因此受阻。雖然該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但他在會晤泰國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期間有機會商討該問題,而泰國有可能會充當調解人。其次,佐利克表示華盛頓期望印尼恢復它在東盟的領導角色-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印尼的這種作用大大下降了。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有以下3個原因:有意支援民選的蘇希洛·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總統;承認印尼作為世界上最大、而且相對溫和的穆斯林國家的重要性;雅加達支援開放、包容且不排斥美國的亞洲區域主義。

雖然反恐合作在佐利克整個出訪期間都有討論,但該話題並沒有成為公開討論的重點。只有在菲律賓,他才詳細討論了棉蘭老島南部與伊斯蘭祈禱團(Jemaah Islamiyah)和阿爾蓋達(al-Qaeda)有染的穆斯林叛亂的活動。然而,即使在那種情況下,他仍採用一種比美國駐菲律賓代辦(此人上月說棉蘭老島已成為恐怖分子的中心踞點,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阿富汗)更溫和的語氣。

佐利克重點提到伊斯蘭極端主義,承認東南亞在穆斯林內部有關「伊斯蘭靈魂」的鬥爭中顯得日益重要。他到訪馬來西亞時與該國總理巴達維(Abdullah Badawi)討論伊斯蘭文明運動(Islam Hadhari),並與學者和宗教及人權組織協商,暗示該國應從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汲取教訓。

在東盟來看來,佐利克此行與一些重要政治事件有關。在未來兩個月,印尼總統尤多約諾、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越南總理潘文凱(Phan Van Khai)將訪問華盛頓。美國與某些國家的戰略關係再次得到確認:美國-馬來西亞防禦協定(根據協定,前者為後者提供後勤支援、軍需供應和服務)的期限將再延長10年;佐利克還宣佈美國-新加坡關係「特殊」。

佐利克在結束新加坡訪問時關於中國和東南亞的講話特別鼓舞人心。他指出試圖「遏制」中國在東南亞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是「愚蠢且絲毫不起作用的」。這種態度表明他理解東南亞國家擔心的主要擔憂和利益:它們不想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而願與這兩個國都發展和加深經濟和政治聯繫。佐利克在出訪期間做出的經濟援助承諾和戰略倡議也提醒該地區:美國對東南亞的經濟和安全貢獻仍比中國的大。

佐利克通過訪問向該地區表明:華盛頓承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美國將與中國在東南亞進行和平競爭;以及美國不會只考慮自己的優先戰略問題而不顧該地區的安全。佐利克通過這次訪問將大大促進美國與該地區的關係,為美國外交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然,東南亞會密切注意具體結果,尤其是關於美國與泰國及馬來西亞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以及美國-印尼恢復軍事關係的進程。然而,就目前來說,如果佐利克表現出的新外交動向反映了布什政府對該地區的態度,我們在未來4年或許能看到美國-東盟關係不斷提升。

註:本文作者Evelyn Goh博士是南洋理工大學防務與戰略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一名助教。(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安全情報組織表示恐怖襲擊仍然存在
三星宣布在港設電腦液晶顯示器維修中心
布局東協 何美玥明率投資團赴菲律賓
一曲轟動整個東南亞 曹成模有意訪問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