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達悟族感謝謝揆將飛魚留給達悟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二十七日電)「達悟族的聲音,中央聽到了」!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坐上蘭嶼拼板舟,宣布每年三月到六月,蘭嶼海域六海里內,禁止十噸以上漁船捕魚,也禁止流刺網、炸魚或毒魚。達悟人感謝謝揆將蘭嶼附近的飛魚留給達悟族。

建構達悟族文化的「飛魚文化」,最近幾年快速流失,達悟族認為主要和飛魚產量減少有關,最近幾年達悟族不斷呼籲,管制十噸以上動力漁船進入蘭嶼海域捕捉飛魚,謝揆今天前往蘭嶼宣佈這項政策。

蘭嶼籍縣議員、蘭嶼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江多利表示,蘭嶼長久的聲音中央聽到了,也獲得中央的重視,謝長廷登上拼板舟做這項宣示,達悟人相當感動。

江多利表示,每年二月起循著黑潮北上的飛魚,會在蘭嶼島附近產卵,在雅美族(達悟族)的口傳神化中,飛魚是天神的禮物,雅美族人以飛魚為文化的核心,發展出歲時祭儀、社會組織、造船文化、工作歲令等,雅美族人對於飛魚充滿著宗教性的尊崇,捕捉飛魚有著許多的禁忌。飛魚的存在架構了整個雅美族的文化價值,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了飛魚,雅美族保存完整且珍貴的漁獵文化將何去何從?

江多利表示,近來台灣掀起了新的觀光主題─飛魚季,以賞飛魚、吃飛魚來行銷新的觀光賣點,於是飛魚從過去不為大眾喜歡的「飛烏」,一下子水漲船高變成了桌上的珍饈,市場需求的壓力下,大型的機動船開進了蘭嶼的海域,進行大量的捕撈作業,使得漁獲量減少,希望這項禁令,能恢復蘭嶼海域的飛魚。

立法委員陳瑩助理、達悟族青年希馬拉歐斯表示,過去進入捕捉飛魚的季節,每人一年可捉上千尾的飛魚,蘭嶼島上四處都是曬飛魚乾的畫面,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最近幾年,每人的捕魚量不到一百尾。飛魚少了,拼板舟也跟著少了,飛魚文化跟著消失了,謝揆將飛魚留給達悟族,挽救了飛魚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