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網路新聞壽命最長一天半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一項調查結果稱,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大多數網上新聞的壽命最多不超過36小時。

如果網民今天還能在網上看到昨天的新聞,那麼這條新聞一定是好得出奇,但這種情況極少見。大多數網上新聞過了一天就老掉牙了,再過一天就會徹底消失。研究者因此得出結論,網上新聞的特點就是“生得快,死得早”。

通過對匈牙利入門網站“奧里戈”抽樣調查,美國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的德玆和他的同事得出了上述結論。他們之所以選擇匈牙利網站,是因為所有匈牙利語新聞網站都在匈牙利,絕大多數匈牙利語網民也集中在這裡,不存在時區差別,這樣得出的資料比較準確。

研究者對“奧里戈”網站某一天的資料進行了統計。當天,“奧里戈”一共發了3908條新聞,總點擊650萬次。

研究員特別關注每條新聞的點擊率和新聞發布時間之間的關係,以及網民訪問網站的方式。結果發現,每條新聞的點擊基本集中在發布當天,第二天的點擊次數就急劇下降,只有第一天的1/4,到了第三天更低。在網站更新新聞之前,普通網民只會看主頁上53%的新聞,只有7%的新聞會被網民下載保存。而且,不僅新聞網站是這種情況,其他貼上最新資訊的網站,包括網上市場也同樣如此。德玆說,這個結論可以幫助通信社確定其報道產生的影響有多大。

德國心理學家伯恩霍特研究網民上網習慣的資料後建議,新聞網站可以把點擊率最高的新聞自動提升到顯著位置,這有助於傳播新聞。

雖然大多數網站都能查詢到以前的新聞,但人們在網上看新聞都抱著“看完就完”的心態,網絡新聞的作者也因此不太注重新聞的長遠價值,所以,記者寫文章講究“短平快”,不願意花力氣思考和分析新聞事件,容易出現“淺和雜亂”的新聞。

評估報紙新聞的壽命和影響力往往比較困難,因為研究者很難跟蹤讀者的閱讀習慣。但可以肯定的是,紙質媒體的訂閱者一般會將報紙和雜誌保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有人還有剪報習慣。紙質媒體應注意避免“易碎”新聞,尤其要強調提煉觀點。特別是知名的大報,分析性文章所佔的比重相當大。從這一點看,受眾的閱讀習慣決定了網絡新聞和報紙新聞的不同特點。

當然,個別網絡新聞的壽命不止36小時,這種新聞往往會被網民貼上到博客論壇,或被報紙轉載。這種現象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有長遠意義的新聞終究不屬於網絡。

相關新聞
國家機密多 中共恐嚇 記者心驚肉跳
白宮為副總統切尼談話辯護
深喉嚨曝光 浮華世界搶先報導一鳴驚人
紐時董事長:地球應是「扁」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