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投資賺老本 風險重於報酬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勞退新制即將正式上路,喚起薪水階級對退休金議題的重視,但即將領到退休金的民眾,該如何投資理財?而距離退休年齡還有一段時日的青壯年勞工,該如何準備退休金?投信業者一致建議,既然是退休金,日後要養老之用,絕對首重風險,報酬率其次,尤其是銀髮族更應保守理財,以流動性、低風險投資為主,切忌大筆高風險投資;青壯年則可以稍微積極投資,視年齡、個性採取不同階段、策略投資,以時間優勢為自己準備退休金。

摩根富林明投信表示,四十五歲勞工加入勞退新制,僅剩十五年提撥年數,假設每年報酬率四%,退休後每月勞退給付僅五千五百多元,所得替代率僅七點五一%,加上勞保給付,每月共領一萬兩千七百多元,可以預見,日後退休生活水準將大幅降低。

景順投信總經理李錦榮一再建議,「就算勞退新制上路,單單靠雇主每月提撥薪水六%作為退休金,日後一定不夠用,如果退休想維持眼前生活水準,每月起碼要存下月薪三分之一,再不然也得存下四分之一」。

摩根富林明投信表示,越早準備退休金越有利,假設現年廿五歲勞工,提撥年數長達卅五年,可以時間換空間,相對比年長勞工有利,不過,每個人生階段不同,退休金規劃也有所差異。

例如股票投資比例,可參考「一百減去目前年齡」,像卅歲者,股票投資比重可佔七成,投資方式可較積極,以中小型股票基金或是新興市場基金為標的;但若進入五十歲中壯年階段,股票投資比重應降至五成以下,增加平衡、組合型基金等穩健投資;至於退休銀髮族,更應保守,以債券和平衡基金為主。

元大投信也表示,既然是退休金,一定要重視風險,如果是年輕人,距離退休還早,可以定時定額投資基金,且以股票型基金為主,每個月不妨固定投資三千元;如果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應該偏重固定收益商品;如果是已經領到退休金的銀髮族,老本更是賠不得,絕對不要做風險性投資,應該買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或是銀行定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