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4永續發展指標 台環境和生態待加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五日電)今天世界環境日,台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發布「2004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現況」;「制度回應」、「都市發展」穩定提升,「經濟壓力」、「社會壓力」有減緩趨勢,但「環境污染」和「生態資源」有待加強。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在二○○三年通過國家層級的「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包含「生態資源」、「環境污染」、「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制度回應」和「都市發展」六大領域四十二項指標;二○○三、二○○四年台灣都曾發布指標趨勢,今年邁入第三年。

分析二○○四年台灣永續發展指標,永續會指出,「制度回應」整體表現穩定提升;「都市發展」呈現永續發展;經濟和社會面向構成的壓力,也有減緩趨勢。

永續會表示:「環境污染」現況面並不永續,但其改善需要長期耕耘,才能顯現效果;「生態資源」現況和環境現況類似,不過,政府已通過數項相關法案,落實生態永續的改善,例如國土復育條例等。

另外,二氧化碳排放量、耕地總面積比、癌症死亡分率、資源耗用型產業生產價值佔製造業生產價值比率、都會區小客車持有率等指標,歷年來呈現較大幅度惡化趨勢,永續會認為政府應正視此問題。

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說,呼應聯合國要求各國建立指標落實永續發展,台灣為少數官方公佈永續發展指標的國家之一,連美國官方都還沒有公佈指標;這些指標是「自己和自己比」,有些指標變好,有些變壞,希望政府和各界能更清楚掌握台灣永續發展的檢討與努力方向。

葉俊榮強調:永續發展是動態過程,也是永不止息的檢討與強化體質精神;政府公佈永續發展指標及其現況數值,表示將這套指標系統和背後的政策意義,內化轉為政府施政,期待國人共同關心和參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