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選舉新主席 台灣國民黨時代來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杉榮特稿) 台國民黨主席之爭王馬對決態勢底定,不管未來是王金平或馬英九當選黨主席,都將正式宣告國民黨領導人具有中國經驗的階段已然結束,台灣經驗正式開啟。王馬誰能勝出,要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對台灣路」,為國民黨擘畫二次政黨輪替的藍圖,將是台灣政黨發展史上的大事。

中國國民黨前身、興中會發源於美國領地檀香山,之後的同盟會創建於日本,大清一朝,「中國」其實是國民黨的傷心地。在中國時期的國民黨雖曾統領半壁江山,但生民塗炭、戰火不絕;到頭來,這個「中國」政黨還被另一個「中國」政黨 – 中國共產黨所擊潰,「中國」拱手讓人。

國民黨政府遷台後,「中國」也成為國民黨說不出口的痛。堅持漢賊不兩立的下場,讓這個政府、這個國家,成為彼岸「中國」政府到處打壓封殺的對象,中國成為台灣的負債多於資產。直到蔣經國、李登輝執政的時期,從事政治改革,這個政黨才在台灣受到肯定。

不論是國民黨在台時期的總裁蔣中正,或是接續政黨香火的黨主席蔣經國,以迄於接班的李登輝,還有現任黨主席連戰,在政黨領導者任內,所楬櫫的大旗都是「中國派」;雖然李登輝前主席本人並無中國生活經驗,但他領導國民黨時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訂定國統綱領、成立國統會,都存有明顯的中國政黨的影子。

連戰在籍貫上是台灣第九代,然而連戰出生於中國西安,啟蒙於中國對日戰爭時期,童年的中國經驗影響他一輩子;從連戰這次訪中行所流露出的情感和話語,不難看出這位國民黨主席身上散發出濃郁的「中國味」。

王金平和馬英九二人,都是道地的台灣人,立足點是台灣,心繫的自然也是台灣存亡,出身高雄的王金平不用說了,他是台灣人。生在香港、籍貫湖南的馬英九雖然在政治上被稱為外省人,但沒有中國經驗,他當然也是台灣人。

政黨名稱有政治沿革無所謂,但國民黨的支持者應該理解,他們即將選出的黨主席,將來可能也是接棒經營台灣這塊土地的掌舵者,需要多一點的台灣味、本土味,不要再把「中國」這個歷史負載擺在王、馬肩頭,成為國民黨在台灣爭取二次政黨輪替的包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