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毒蛇龜殼花 常出沒住家

人氣: 26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夏日即將來臨,蛇類也開始蠢動;不過,可別以為一定得進深山才會遇到蛇。醫師指出,相對於其他毒蛇,龜殼花較愛在居家附近出沒,不但曾有大學生被「從樹而降」的龜殼花咬傷,新店還有名老榮民晚上出門散步時被躲在門口的龜殼花咬到,三軍總醫院急診近十年統計,也是龜殼花咬傷的蛇咬案例最多。

三總急診部主治醫師陳穎信指出,台灣有六大毒蛇,包括屬於出血性毒蛇的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以及屬於神經性毒蛇的眼鏡蛇、雨傘節;還有在花東較常見的混合性毒蛇 – 鎖鏈蛇。其中以龜殼花最喜歡在住家附近神出鬼沒,對人的攻擊性也強。

過去中和曾經有位小一學生在清晨上學時,被躲在教室抽屜中的龜殼花咬到,先前還有一名男性在家中陽台發現一尾正吃完老鼠在休息的龜殼花,男子趕忙找保全人員,但保全人員異想天開,竟以「烤肉夾」捉蛇,結果被蛇反咬一口。

陳穎信說,這些案例都是民眾在住家附近被龜殼花咬到,所幸第一時間送往急診處置,後來都順利痊癒出院,也沒有併發症。

萬一被蛇咬第一要務就是看清楚蛇的長相,方便醫師投予蛇毒血清,像是龜殼花除了有細細的脖子和三角形的大頭之外,褐色的體背中央有一行具有黑邊的深色斑紋,上下相連且向左右彎曲、呈現波浪狀斑紋。

但民眾切忌勉強抓蛇,免得亂動造成循環加快、或再度被咬傷。萬一被蛇咬,又不知道是哪一種蛇,可能會造成急救上的困難。

最近國防醫學院郭耀文教授的實驗室已經研發出一種檢測蛇毒的檢驗方式,只需要抽取一點點被咬民眾的血,跟毒蛇的抗體抗原反應,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是哪一種毒蛇咬傷,方便施打正確的蛇毒血清治療。不過,陳穎信強調,這種檢驗方式還未成熟,也還無法普遍適用。

蛇吻急救術四五六年級生學錯了

記者洪素卿╱專題報導

遭到蛇吻,你的急救做對了嗎?馬偕醫院一項十年回溯研究發現,被蛇咬到後,劃開傷口其實不利傷口癒合,其中七成傷者出現組織壞死等情形,但這類急救處置其實是很多四、五、六級生當年被教導的「毒蛇咬傷處置」方法,也因此醫師再次呼籲民眾更新資訊,別再抱著舊觀念,做出錯誤處置。

新竹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游家孟指出,毒蛇的毒液常注入較深部組織且吸收快速,目前已知遭毒蛇咬傷後,劃開腫脹的傷口,並不會有利毒液流出,反而容易造成感染或因切割方伸誤造成癒合不良,甚至傷及神經或肌腱。

疾病管制局網站也有錯誤訊息

其實,不只不能劃開傷口,很多過去以為正確的毒蛇咬傷急救法,經過科學統計及臨床驗證後,被一一推翻;但部分錯誤資訊仍透過網路或是舊版書刊流傳,以訛傳訛,連疾病管制局網站上也留有錯誤訊息。

像是列在疾病管制局網站的「不幸被蛇咬後的處置」(http://www.cdc.gov.tw/index1024.htm )第八項,指導民眾「如果咬傷現場有冰塊,則可以衣物裹住冰塊再覆蓋於傷口,使傷口附近的血流速度減慢,而延緩毒素發作時間。」但冰敷卻可能是導致患者後來必須截肢的原因之一。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醫師指出,冰敷使得局部血管收縮,血流灌注更差,導致肢體腫脹壞死更加惡化。

橡皮圈綑紮易壞死 最好以彈性繃帶綑紮

此外,遭毒蛇咬傷後可使用隨身的橡皮筋或是布條當作止血帶,緊緊綑紮在傷口上方,「阻止毒血流動」,目前也已經不建議使用。因為這種做法易使肢體腫脹得更厲害,使局部循環變差,造成大量組織的壞死、潰爛,游家孟說,「除非有放棄患肢的準備,否則別再綁止血帶了」。

游家孟舉例指出,淡水馬偕曾經接獲一個案例,傷者在工廠內被眼鏡蛇咬到腳趾頭,由於距離醫院並不遠,原本不至於到整個腳掌爛掉,但傷者被蛇咬傷後,就隨手取了橡皮圈在腳趾頭根部綑紮起來,後來又因為傷口切開方式不適當,導致整個腳掌幾乎都潰爛,必須以皮瓣重建。

林杰樑指出,毒蛇毒液多經淋巴系統回到心臟,也因此只要輕輕綁住就可以,不宜緊綁否則反而阻斷動脈血流。建議可以彈性繃帶或是具彈性的衣料等,在心臟及傷口之間給予壓迫性包紮,不要束太緊,需要容許一根手指頭伸入的空間且維持血流暢通,範圍自患部周圍往上包紮,至少跨越兩個關節,並以夾板或護木固定患肢使其不亂動。

吸不吸血看蛇種 但不可用口吸

同樣的,以往電視節目上常見到「以口吸吮傷處毒血」的畫面,從現代醫學的觀念來看,也一樣是大錯特錯。因為人體口腔內有很多的細菌,以口吸毒液,反倒可能造成傷口感染;萬一吸毒的人口內或胃內有傷口,則也可能成為第二個受害者。

至於是否要用真空吸血器「吸出毒血」,台中榮民總醫院急診部毒物科主任洪東榮則認為必須視「蛇種」而定!以台灣常見的毒蛇種類來說,遭「雨傘節」咬傷時,較適合以吸血器幫傷者吸血。雨傘節的毒牙相對比較短,只有零點三到零點四公分,由於遭雨傘節咬傷後,傷者可能「呼吸衰竭」,因此吸除毒血主要是為患者「爭取時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