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高油價對亞洲影響大 投資宜慎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十一日電)先鋒投顧指出,雖然長期看來,油價不會像現在一樣,持續創歷史新高,且大多數的經濟學家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油價將在40至60美元間遊走;但目前的高油價,確實已開始影響世界經濟,尤其對歐洲及亞洲的傷害又大於對美國的影響。

先鋒投顧表示,油價上揚對亞洲的影響較大,不僅因為中國、印度,以及泰國等亞洲國家石油過度依賴進口,也因亞洲國家的用油效率不彰,一般而言,亞洲國家每單位產出所消耗的石油,較美國高出2至3倍。

依照這次油價衝破60美元大關,美股依舊上漲的情形看來,具有基本面支撐的美國股市,對油價上漲已不若以往畏懼,反而是與油價息息相關的新興市場,投資人應特別謹慎因應。

先鋒投顧指出,隨著大西洋颶風季來臨,石油及天然氣產出量,佔美國總產出25%的墨西哥灣,再度受到颶風的威脅,而原油供應疑慮又使油價衝上高點,上週五一度創新高來到62.10美元,一週漲幅達5%。雖然油價攀高,美國股市卻展現超強韌性,主要指數一週皆以上漲局面作收。

另外,雖然已開發國家的石油需求成長已有放緩跡象,但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卻遞補了這些需求,其中又以中國為最。為因應中國快速崛起的強勁需求,過去1年以來,原物料和能源的價格飆漲,亦使以生產原物料為經濟支柱的東歐、南美等新興市場一同受惠。

不過,在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成效漸顯之下,經濟已出現「冷跡象」,不僅企業投資下滑,進口也在冷卻中。過去過度快速的發展,使許多產業出現生產過剩,一但經濟開始降溫,對於原油和原物料的需求勢必將迅速減緩,進而壓抑原物料和石油的價格。

先鋒投顧認為,過去數月的房地產狂熱為許多人創造了紙上富貴,膨脹了個人財富,也連帶膨脹了國家的經濟狀況,推升石油需求;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將影響企業與消費者信心,進而降低石油需求。

相關新聞
葉明峰:台灣物價年增率低 距停滯性通膨很遠
學者:國際原油價格高漲是市場炒作
七月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何美玥:油價目前不宜調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