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後天起 門診漲價 62%民眾反對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魏怡嘉台北報導〕健保未經轉診門診部分負擔週五調漲,根據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調查,六十二點三%民眾不支持調漲政策,近八成民眾「不會」或「不一定」因為調漲而改去一般診所看病。醫改會認為除非提高基層醫療品質,否則衛生署、健保局應收回錯誤的決策。

醫改會於六月底、七月初,在台大、榮總、三總、長庚等台北八家醫學中心各訪問一百位就醫民眾,成功訪問八百人。有一半的人知道部分負擔即將調漲,但只有二成的人會因此而改去一般診所看病,「不一定」的為二十五點八%、「不會」的高達五十二點四%。

針對醫改會的民意調查結果,健保局財務副總周麗芳表示,十分感謝醫改會對於健保的善意監督,但醫改會此次民調對象問的都是大醫院的病患,而這些病患本來就是傾向部分負擔不要調漲的族群,反對的比例自然比較高。

健保局也相對提出一份官方版的民調回應。根據健保局於七月八至九日兩天,針對全省一千零七十六位民眾所做的訪問調查結果顯示,七十二點五%的民眾贊成轉診制度,十二點一%的民眾沒有意見,表示不贊成的民眾佔十五點四%。

另外,對於未經轉診逕行至大醫院看病,門診部分負擔將調漲三十到一百五十元不等,有五十三點一%的民眾表示贊成,三十九點六%的民眾表示不太贊成,僅有二點九%的民眾表示非常不贊成。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表示,民眾不去診所看病原因,「價格」並非決定因素,許多人是礙於「醫院設備較齊全」、「醫院醫師醫術或開的藥較好」、「診所無法處理或治療」、「不知道哪家診所較好」,才選擇至大醫院就診。

醫改會的調查也顯示,民眾在診所就醫若病情無法改善,近九成的人會「自行轉診」,僅九點四%會請診所醫師轉診,一半民眾不認為診所醫師會協助轉診。

此外,七成八希望有固定的家庭醫師,但只有二十一%自認有家庭醫師。

張苙雲說,她可以理解因健保財務問題,必須調漲部分負擔,但衛生署要求民眾分級就醫前,首先要改善基層醫療品質。

張苙雲質疑,坐擁高薪的行政院高官們,是否循正常模式就醫,敢不敢公布自己與家人過去的就醫紀錄?究竟是去診所還是醫學中心?醫改會呼籲行政院團隊的官員應帶頭示範,尤其是衛生署長侯勝茂。

——————————————————————————–

醫改會建言 謝長廷重視

〔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在回應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暨病友團體的訴求時,指示衛生署輔導基層醫療院所比照大型醫院做到藥品分包、標示,並適度補助所需費用;他並要求各醫學中心應盡速做到財務透明化,以健全健保結構。

醫改會暨病友團體昨拜會謝揆,提出大型醫院財務透明、提升基層診所醫療品質、醫療重建基金錢要用在刀口上等健保改革建言。

行政院發言人卓榮泰轉述,謝揆對這些建議相當重視,不但堅持落實轉診制度,且認為基層醫療診所也應配合提升醫療品質,像基層診所藥品混包對老人、小孩及記性不好的人較為方便,但藥品未分包即無法分開標示藥品的成分、功能,混包還可能影響藥品的安定性,因此指示衛生署輔導基層診所比照醫學中心分包、標示,因此可能增加的包裝費用負擔,可由衛生署適度補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