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姚明》上映 這次在電影院裏看姚明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14日訊】(據中華網7月14日報導)《挑戰者姚明》今起全國數字院線公映

  影片簡介

  《挑戰者姚明》講述了年輕的中國籃球明星姚明在東西方文化的衝突之中,如何在大洋彼岸成長為炙手可熱的籃壇巨星。影片記錄了姚明在美國幾年來的生活點滴:從克服語言障礙,初次上場的過度緊張以至摔倒,到後來在NBA站穩腳跟,得到隊友和球迷的信任,直到與NBA超級巨星“大鯊魚”奧尼爾一決雌雄的高潮。

  姚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初並不願意拍,對方告訴我多年以後會因為有這樣一部作品的存在而始終鮮活,於是我被打動了。”本報記者徐萬濤實習生範志遠攝

  描寫姚明在NBA新秀賽季經歷的體育人物傳記片《挑戰者姚明》從今日起在全國數字院線公映。剛剛在美國做完腳踝手術的籃球巨星姚明在上映前一刻回到了北京。昨天上午則接受了娛樂新聞記者和體育新聞記者的聯合採訪。當姚明流暢地對NBA新賽季、2008奧運會和十運會的話題發表看法的時候,突然被一個八卦問題噎住了,“請問姚明先生,您和葉莉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對於美國人給他拍攝的這部紀錄片,姚明的回答讓人感覺他似乎並不很在意,他直言不諱地表示到現在為止連完整的影片都沒有看過。當有人問到這部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如何時,姚明回答,“我平時不怎麼看電影,但是相信中國觀眾的熱情會更高一點。”

  眼見姚明對影片興趣不大,在場的娛樂記者只好發揮八卦本色。在《挑戰者姚明》中有一個細節,拍攝小組來到姚明在休士頓的新家,看到他的床頭擺著一張女友的照片,剛要給特寫就被姚明制止,於是有人突然問到,“你和葉莉什麼時候結婚啊?”姚明顯然被這個問題給噎住了,他沉思數秒後很深沉地回答,“到時候再說吧,感情的事情這麼多年誰說的清楚呢?年輕人還是多幹些事業吧,再說吧。”

  在現場採訪過程中,主持人不時插進網友的提問,不少人將姚明稱為民族英雄,他本人於是也即興表現了一回。一位元央視國際頻道的記者希望用英語提問,請姚明用英語回答,姚明乾脆地表示“不行!”這位同行有些尷尬地表示“那我用中文問,你用英語答行嗎?”

  姚明於是給他支著說,“還是說中文吧,你回去配字幕不就得了。”

  業內期許

  紀錄電影的“破冰”行動

  2000年之後,還沒有哪一部在院線上映的紀錄片的票房超過百萬元,不管是在法國創下250萬觀影人次的分賬影片《遷徙的鳥》,還是田壯壯的《茶馬古道之德拉姆》,橫亙在《挑戰者姚明》面前的,是一條百萬元票房的鴻溝。

  難度:紀錄電影市場不成熟

  “中國還沒有培養出紀錄電影的觀眾,紀錄電影市場也還很不成熟”,紫禁城三聯副總趙武很坦率地說,“很多發行公司都擔心紀錄片不能收回成本,其實紀錄片在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潛在觀眾群,但是市場並沒有給紀錄電影提供展示其魅力的舞臺。”

  去年《德拉姆》憑藉6個拷貝在北京、廣州、昆明等城市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放映,票房將近百萬元。

  亮點:姚明在中國要比當年喬丹在美國更旺

  中影數字院線公司副總經理蔣德富卻對《挑戰者姚明》的票房十分看好。他舉例說,“這部電影的製片人詹姆斯•斯特恩三年前拍攝的體育人物傳記片《極限喬丹》取得了1800萬美元的票房,我想,如今姚明在中國的人氣要比當年喬丹在美國的人氣更旺。對於籃球迷來說,他們將看到更多姚明在籃球場外的生活。對於數量更為龐大的普通觀眾而言,瞭解一個新時代的民族英雄如何征服美國籃壇可能比看美國大片更能讓人熱血沸騰。”

  《挑戰者姚明》的上映,無異於啟動一次紀錄電影在中國的破冰之旅。

  姚明面對面

  我只要做好我自己

  大家買電影票我才有片酬

  記者:請談談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吧。

姚明:這應該是一部比較輕鬆的電影,沒有劇本,也不需要我表演什麼,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跟著拍,然後剪輯就行了。實際上到現在為止,我還是在兩年前影片進行後期製作時看過一遍,當時的製作人員告訴我,看到的僅僅是整部影片中90%的內容,剩下的還沒有做好,另外那10%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拍了些什麼。對於影片中的一些情節也已經忘記了。

  記者:那你這次回國正好可以從頭到尾看一遍了。

  姚明:你覺得我敢去電影院看嗎?我想也許到秀水轉轉買一張盜版回家看還比較現實。

  記者:拍這部電影的片酬是多少?

  姚明:你正好提醒我了!你們買電影票我才有片酬,所以大家要多多支持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

  我還沒到拍人物傳記電影的地步

  記者:我看到一篇美國報紙的評論說,你是最年輕的體育傳記片的主人公,當初電影公司找到你時沒有顧慮嗎?

  姚明:說實話我感覺自己現在的年齡和“資格”還沒到拍人物傳記電影的地步,畢竟我還很年輕,在我看來,只有烈士或者是像焦裕祿這樣的英雄人物才應該享受這個待遇。所以我最初的意願是不拍,但是他們告訴我,拍這樣一部電影是為了留下一段記憶,多年以後會因為有這樣一部作品的存在而始終鮮活,於是我被打動了。

  記者:那你以後還會參與更多電影的拍攝嗎?

  姚明:當演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明星都是經過多年的專業訓練才有今天的成績的,我不具備那個素質。

  穿上火箭隊服那一刻感覺挑戰開始了

  記者:這部電影是以你的翻譯潘克倫的視點切入的,用他的話外音將整部影片串了起來,你們倆關於這部影片都聊了些什麼?

  姚明:我們聊得最多的是片名,我跟他說,這部片子應該以潘克倫的名字來命名,因為我印象中他出鏡的次數比我還多。

  記者:影片中記錄了你的很多個“第一次”,對於你自己來說,新秀賽季最難忘的“第一次”是什麼?

  姚明:最難忘的“第一次”是走進休士頓火箭的場地,穿上火箭隊的隊服,那一刻我感覺路已經踩在腳下,挑戰開始了。

  記者:最後為《挑戰者姚明》這部電影做個廣告吧。

  姚明:這部影片如果能在中國獲得成功,我覺得背後最強大的支持還是來自我的球迷。我希望大家能在看了這部片子以後對我在美國的生活有多一些的瞭解,同樣也希望大家能在影片中找尋各自的一份快樂。

  引進內幕

  海外票房不佳國內三方競爭

  《挑戰者姚明》於今年4月15日在美國休士頓、丹佛等極少數城市的十幾家影院上映,影片在美國的總票房僅為33345美元。然而這不能阻擋中國引進這部電影的熱情,擁有海外分賬影片發行權的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和中影數字院線有限公司都希望能發行這部片子。

  與新線公司達成一致的中影數字院線必須克服一個障礙———他們今年引進美國大片的指標已經用完了,如果穿越這個“政策瓶頸”,當中影數位院線將情況上報給電影局後,卻第一時間得到“綠燈”放行。從4月15日到7月14日,《挑戰者姚明》成為歷史上引進速度最快的一部體育題材的進口影片。(記者張文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小巨人姚明唯一愛好──玩遊戲機
姚明坦言想回國卻膽戰心驚
《姚明年》The Year Of Yao  記錄姚明的現象之旅
教練:姚明還可再休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