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人造衛星 找俄國合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台國科會近年來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範圍,台國科會副主委謝清志昨日透露,台灣將跟太空科技實力雄厚的俄羅斯合作發展人造衛星計畫,初步將先與擁有八萬名學生、全球最大的「莫斯科大學」進行學界互訪,莫斯科大學發展人造衛星經驗豐富,將可讓國內有興趣研製微衛星的各大學系所借鏡。

俄羅斯科學院有一半的院士都出身自莫斯科大學,並佔有國家二十%的科研經費,莫斯科大學校長直接向總統負責,不受制任何行政單位。

謝清志指出,去年國科會與俄羅斯簽訂合作備忘錄後,雙方同意自今年起合作成立共兩百四十萬美金的研究基金,但後來台灣學者申請踴躍,這次訪俄已取得共識,將擴大為三年三百四十萬美金,補助台俄進行雙邊科技研究計畫。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是全球第一個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發展太空科技的歷史超過五十年,過去十五年台灣發展太空科技太依賴美國,一家獨大的結果導致衛星研製和發射的經費居高不下,為打破此局面,謝清志今年6月率團訪問俄羅斯,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也指派兩名人員同行。

謝清志指出,莫斯科大學今年為慶祝創校滿兩百五十週年,發射由校內教授設計研發的紀念人造科學衛星,重量僅三十公斤左右。莫斯科大學校方私下聊天時跟謝清志開玩笑說,會選擇發射人造衛星紀念兩百五十年校慶,是從台灣去年在總統就職日發射「福爾摩沙二號」而得到的靈感。

謝清志強調,與俄國的太空科技合作將從學界開始,跟任何軍事都沒有關係,預計近期內就會由國家太空中心公告徵求國內大學和莫斯科大學進行「科學衛星」的合作研發計畫,尺寸大約就是三、四十公斤的微衛星,上頭約可裝五、六項科學儀器,約有三項可交給台灣教授設計研發,用途可能在自然環境變遷的監測,包括土地、海洋和大氣等。

星際奇航 上廁所變大學問〔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穿上厚重的太空衣在太空中漫步雖然很浪漫,但要解決大小便等實際的問題就很麻煩,若處理不慎甚至可能會被自己的大便擊中!為提供小朋友有趣的探索外太空世界的奇妙,台北科教館最新自韓國引進一套「星際奇航太空展」,預定22日開幕。

科教館指出,星際奇航國際巡迴展預定展出時間是7月22日至12月15日,內容共有星際主題館、月球探索館、太空管制中心、太空隧道、太空歷史館、太空生活館、多媒體放映室、太空運輸系統館、火星探索館、體驗互動區和瘋狂科學秀表演等,豐富而有趣,適合中小學學生參觀。

館方表示,星際主題館的內容,主要是以模型製的太陽系九大行星運行的軌跡,搭配照明設計等視覺效果,讓有人有如置身太空中。至於月球探索館,則是重現了一九六九年太空人利用登月艙、太空車登陸月球情況,小朋友還可以實際體驗乘坐模型太空車。

其中最有趣的是太空生活館中,對於在無地心引力的宇宙船內的生活,小朋友不但可以品嚐真空包裝的太空食品,還可以體驗太空人的廁所,太空人小便,必須要使用個人的漏斗形狀的管子;而大便則必須抽出水份後冷凍保存並帶回地球,不能隨便亂丟在外太空,以免太空船或太空人被自己的大便所擊中受損或受傷,因此,處理要格外小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