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中海油競購尤尼科之戰

標籤:

【大紀元7月15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我是林雲。近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進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尤尼科一案成為一大熱點新聞。6月30日,美國眾議院更以壓倒性投票決定要求布什政府阻止中海油收購尤尼科。這一進購案為什麼會激起如此大的反響呢?其背後有著怎樣的政治、經濟、軍事乃至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呢?今天我們邀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先生來給大家做一分析和解讀。天笑你好。

連接收看

李天笑:主持人好,各位觀眾朋友好。

林雲:天笑,我想請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一次的進購案,它是在怎樣一個背景下啟動的呢?

李天笑:這個進購是從兩方面來看。從中國方面來看,中國這幾年在經歷這一個石油短缺的這麼一個過程。從1993年開始,中國成為石油進口國,然後到了2004年時候,這個缺口,就是中國的這個石油消耗量和中國的生產量就差到一億噸左右。那麼隨著中國的發展每年石油的需求,近十年來是6%的增長,那麼中國自己產油大概是每年增長2%,那麼今年就是增加了更多了。

那麼在這樣情況下,中國需要大量的石油。這個石油目前中國現在自己的石油,這個油田現在基本上進入中晚期。那麼另外在跟日本這個競爭俄國的這條石油輸出線的時候也遇到了麻煩,那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國方面感到石油價格非常高,中海油覺得拿下尤尼科的話可能會對公司的形象會有好處。

另外,會對整個中國在戰略方面的比方說戰略地位,比方說在尤尼科有很多石油是在這個裏海地區就是西亞地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另外一個在東南亞,也是中國非常關注的地區,特別是台灣海峽這個東南亞地區。這個對中國來說是非常主關重要的。另外從美國方面來說,目前中國跟美國有好幾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就是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一再強烈要求中國升值但是中國到現在是沒有。

林雲:給中國人民幣升值的這種壓力。

李天笑:對。壓力非常大,就是美國的呼聲非常高。另外一方面對中國的紡織品現在美國採取了單項的限額,那麼這個也是一方面。就是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美國最近一些很多的智庫和雜誌都紛紛發表文章和提供戰略的措施,就是建議對中國目前的在這個非和平的崛起,保持一種警惕。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

林雲:所謂的中國威脅論。

李天笑:中國對他的經濟發展帶有軍事傾向的這一種發展,引起了世界上的憂慮,應該是這麼講。那麼在這個情況下,這個中海油突然之間出天價,185億美元,實際上還不只,加上那個16億的債務再加上5億的違約賠償費,總共是200多億美元。這樣天價來收購是引起美國方面高度的重視,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暫時先講到這兒。

林雲:就是這次中海油的CEO,他叫傅成玉,媒體上說他就是公開表示這只是一個單純的商業的一個行為。那為什麼美國和國際社會會有這麼大的反響?

李天笑:如果是單純的商業行為的話,美國肯定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那麼肯定就是讓它過去了。但是實際上,這次的併購計畫,它的行事,它是精心保裝過的。中海油他大量的股份是在他的總公司是一個國有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他兼併了現金的來源,很大程度上185億當中至少有160億以上是來自於三方面:一個是他自己有資金,還有就是他的總公司給他的長期的這個低息代款,還有一個就是國有工商銀行大概有60億,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高盛和摩根大通銀行有一部分。

那麼從這個現金結構來說,這代表了一種國庫的,國家政府的背後的支助,那麼這個是引起美國最大、、、

林雲:就不僅僅是他一個企業獨資一種實際行為。

李天笑:對。實際上是站在一種不公平的競爭角度來看,從純粹商業的角度來講。那麼從另外一種角度上,他這種方式就使得美國方面非常憂慮就是說,當時十多前,日本開始也兼併過一些美國企業包括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洛克非勒這個中心都有,但是沒有引起美國很大的關注,但是也有關注。這次他主要是一個戰略的一個物資,另外關係…(林雲:跟這個產品石油這個…。)非常關注一個戰略方面的一個產業。

另外就是戰略這個譬如說地緣政治學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地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方面感到在中國可以拿到尤尼科的海上最先進的柴油技術。從目前這麼幾個方面來看,美國有些議員,就是40個議員給總統寫信,要求禁止。另外你剛才講333票對92票就是通過了一個決議就是阻止這次兼併活動。那麼實際上就是表達了這個美國對這個事情嚴重的關注。

林雲:但是就是尤尼科的資產據說他只有80億美元,而中海油他的資產據說估計有220億美元這樣的資產,可是這樣的資產他就要拿出185億,剛才您說甚至要到200億美元(李天笑:200億以上。)而且185億是現金支付的,他這種好像完全是一種虧本的買賣。那就是說他可以看到這個中海油對尤尼科好像有點志在必得那種,他為什麼要這種情況?

李天笑:這個就是表示了中國在國家在背後支持他這麼一種傾向。剛才已經講到了他的資金的來源和他這個整個的戰略部署,事實上跟中國國家戰略有關。

林雲:那可不可以就說中海油只是國家行為的就是說以他做為一個…(李天笑:一個精心保裝的一件事情。)通過他做為一個出口,這樣子來做。

李天笑:實際上還有一個戰略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現在很多的石油現在都是從這個中東經過麻六甲海峽然後到中國。這個如果在戰事時候,中國的海軍現在目前還是不行的,如果一發生情況,那個麻六甲海峽被美國的這個敵軍先隊或者是封鎖的話,那麼中國的石油就這樣中斷。中國現在戰備石油的儲備大概就是在7天或20天左右,那美國是有六個月的時間。

一旦中國的戰略石油被卡斷的話,整個中國的經濟,特別是中國的國防工業,飛機、坦克這些全部遭到致命的打擊。因此中國是非常擔心這個事情的,因此這次胡錦濤到俄國以及去年年底普京到中國,都是為了爭取當時這個安大線,安大線跟日本這個安納線是有競爭,目前俄國是在兩者之間游走,取得最大的利益。

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和日本都是兩個非常能源缺乏的國家,但是又是亞洲兩個「亞洲虎」吧!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日本和中國現在面對面直接的在石油資源上發生了競爭和衝突。所以這次我覺得就是中國和日本在其他的問題上撕破臉。跟這個安納線和安大線之間的競爭,直接在世界各地的石油資源的競爭,跟日本都是有很大的關係。

林雲:就是說實際上這次這個中海油對尤尼科的這個併購的這個案子,實際上他背後牽扯到一個從國際上整體的一個能源的一個政策,是吧?

李天笑:牽涉到一個是國際上能源的問題。第二就是中國國家戰略的問題。就是涉及到中國整個就是中國講的要崛起的這麼一個戰略。

林雲:就是他的崛起、他的能源問題(李天笑:事關重大。)幾乎成為他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李天笑:如果能源一旦被卡死、卡掉,中共的崛起無從談起。

林雲:那麼有人認為這次的中海油進購也是對華盛頓的一個測試。就是說看看他這個中美關係。華盛頓在處理中美關係的時候到底是做為伙伴關係,還是做為對手的關係。那這次布什政府,人們都是說有油味的政府,不管是從布什本人還是副總統切尼,還是現在的國務卿賴斯,他們以前都曾經跟石油企業有關係。那麼您認為他們這樣一屆政府的話,在中海油這個問題上,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李天笑:其實講到石油,如果不是石油的話,是航空企業或是漁航企業的話,同樣也會面臨國家審查的一個嚴重的國安問題。那麼我覺得布什這個政府,首先他會根據這個意願,通過的決議及各方面的意見,仔細的審查這個事情。

那麼如果說,第二步發現這個中海油背後的這個動機以及資金的來源以及他這個所做最後達到的目標都是為了要通過中國國家達到某種戰略目的的話,那麼我想可能是要否決這個事情。但是如果是私人企業的競爭,在純商業的這個方面,那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下來看,美國的國家安全顧問、國務院的發言人、白宮發言人多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這個,從國安的角度來闡述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表示就是要第一要嚴格的審查。第二,中國的國家政府對財政的支助裡面是有這個因素在裡面。那麼從這兩點來看,中國政府否定性的可能性,我認為比較大一些。

林雲:但是有些人會擔心,這樣一來會不會對中美之間貿易方面就是說從中美貿易當中獲得更大利益這個角度會受到影響呢?

李天笑:我想可能不會。為什麼呢?這個一般的國際貿易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影響的這一類貿易。那譬如說:軍工,高科技軍事科技。比如說導彈、原子彈的技術等等,包括戰略的物資,這些東西一般來說,每個國家會採取非常謹慎、嚴格的審查制度。

但是對另外一類的貿易產品,比方說一般家用電器、比方說紡織品在這方面如果說不是惡意的競爭的話,那麼一般是按照一般商業規則來進行。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麼這次實際上是屬於第一類的。

林雲:那麼之前,從聯想電腦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部分,到這次中海油要準備收購尤尼科。那麼有人認為就是說中國的企業可能越來越多的會走向海外。您認為做為西方陣營來講,如何去面對這種情況?

李天笑:毫無疑問,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走向世界。中國現在的外匯存底是6千多個億,當然2千多個億買了美國的國債,剩下4千多個億可能都要尋找這些油資、投資目標啊等等。這個對於發展的趨勢來看,國外的企業,我覺得是應該分別的對待。

就是像比方說中國有一些中小型事業、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甚至是其他的國營企業,只要是出於貿易方面,比方說能夠促進雙方各自的利益的、商業的利益的話,我覺得各國都會採取歡迎的態度,甚至就是說你可以買這些企業都會有歡迎的態度。

但是,如果說是出於一種戰略、政治上的考慮的,比方這次出的價錢非常的高,離奇巨大的資金而且背後的動機又非常的明顯,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不單是美國政府,西歐的政府、其他的、加拿大的政府也會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

林雲: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人會認為這樣的一種高價的競爭,會不會對國際市場的這種進購、併購這種行為造成一種衝擊?

李天笑:實際上已經造成了。因為石油這個行業,特別是他是一種現存的這麼一種架構的,如果說突然出來一個人,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話,那很顯然的對現在目前石油業的這個互相之間的競爭或者是兼併會發生一個不良的影響。

林雲:天笑博士,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聊到這兒。觀眾朋友們對於中美之間這一場能源公司的大收購戰,也許好戲還在後面,讓我們拭目以待。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7/15/2005 10:37:18 PM)(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議員要求布什阻止中國收購計劃
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出價每股67美元競購優尼科
全球油價大動 中國承受高能耗之痛
中海油出價185億美元競購優尼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