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爭奪油源 踩進美國後院登堂入室引爭議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紀錦玲華盛頓特稿)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打算併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在美國掀起偌大的風波。 原因是,石油不僅僅是普通商品,它是戰略物資。中國積極在世界各地爭奪油源,不但先將一隻手伸向拉丁美洲這個「美國後院」,這一回更登堂入室踩到美國本土,讓這個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提高了戒心。

優尼科案已經成為導火線,引爆華府爭議;國會議員也通過提案,要求布希政府阻止優尼科落入中國之手;華府各大媒體連篇累牘從各個角度檢討美、中關係。

中國相關部門主管對外發言表示,希望美國各界對優尼科併購案,以單純商業行為看待。但是果真如此單純,這一採購案就不值得華府各界大聲嚷嚷了。

華府政界人士、智庫共同質疑,中國真的是「和平崛起」嗎? 他們細數到:中國擴充現代化軍備、美中貿易逆差嚴重、人民幣匯率低估、美國勞工失業嚴重;中國還在世界各地搶奪油源,與蘇丹、伊朗簽署購油合約,甚至大筆資金投入當地石油設施,更遑論它不顧國際對伊朗核子武器、蘇丹境內大屠殺所產生的爭議。

時事分析員指出,中國不但經濟力量提升,它的軍備擴充之速,讓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的鄰居們大感不安,難怪華府媒體最近會以「紅色風爆 (red storm)」來形容中國的崛起。

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工廠、辦公大樓,汽車數量以驚人的數度增加,能源需求急遽上漲。本來伊拉克是中國主要供應油源,但在美伊戰爭後,打散了中國在中東的主要油源計畫,中國勢得另找可靠的新油源。

但是石油不是普通商品,目前全世界還找不到其他更有效的替代能源,而它的蘊藏量有限,油價如果「打噴嚏」,全世界經濟就會跟著感冒,它曾經引起世界兩次經濟能源危機,它是戰略物資。

優尼科擁有墨西哥、東南亞、非洲乃至歐洲的油氣田股份,估計有十七億五千萬桶原油和天然氣開採能量;另外它還有十五億桶還未開採的蘊藏量。

但是優尼科公司論規模,只是全美國排名第九位的大石油公司,但這次併購事件為什麼那麼引起美國各界的重視?

美國國會所屬「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巴索羅繆 (Carolyn Bartholomew)一語道破,優尼科的資產包括了阿拉斯加、墨西哥灣的離岸採油平台。許多人擔心,中國政府掌握了優尼科,等於將來在美國國土上掌控重要能源。

中國在世界各地爭奪油源,不僅一隻手伸向美國的後院–中南美洲產油地,這回,更大搖大擺登堂入室走進到美國的家門。

華府媒體另外提出一項觀點是:中國擔心油源問題,搶購原油,顯然也涉及到台灣因素;北京當局假想,一旦台灣海峽戰爭開打,美國協防台灣,勢必切斷海上石油補給線。優尼科擁有東南亞的印尼、緬甸油氣井,可從緬甸等陸路直接供氣給中國。

另外,優尼科在印尼也投資生產天然氣,出售給台灣、日本、南韓;如果優尼科落入中國之手,東亞國家的天然氣來源就全部被中國所掌控,美國在東亞戰略的槓桿作用,自然大受影響。

到目前為止,優尼科併購案的情勢還在演變中,中國真能如願併購嗎?分析員認為,目前大有疑問。

相關新聞
美國期油跌破六十美元
中海油董事會通過提高優尼科收購價
台塑油管工程 挖破中油油管
為民打官司被拘留 朱久虎妻上書監察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