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評家:中共何時可由黨員選出領袖?

【大紀元7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十八日電)香港政評家李怡指出,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是一個好兆頭,顯示一個老朽的政黨在民意支持下,有可能邁開改革的一步。同樣高齡的中國共產黨,甚麼時候才會有全國黨員投票選舉黨領袖的一天呢?

李怡在蘋果日報撰文指出,馬英九大勝的結果,使人想到,台灣至少在國民黨的選民中,已對民主有了更真切的認識,對國民黨的改革也有了較高的期許。

李怡分析,王金平展現的是讓國民黨在台灣生存下去的人脈與金脈,他與李登輝、民進黨以至親民黨都維持良好的關係,他任立法院長也深諳「代議政治是利益分配政治」的手腕。他沒有改革國民黨的雄心壯志,但卻有可以讓國民黨這台機器繼續運轉的安全感,儘管這機器已相當老朽了。

馬英九代表的是新銳改革的力量,他在競選時提出要掃除黑金與賄選的主張,馬英九在台灣政圈被認為是「不沾鍋」。所謂「不沾鍋」就是不向任何人賣帳。因此,這次選主席,從國民黨元老李煥,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國民黨在蔣經國時代的組工會主任宋時選,新黨秘書長李勝峰,都出面挺王。這些情況與其說王金平政壇人脈豐厚,不如說是馬英九的「不沾鍋」,使他得不到支持。

王金平在選前表示,「海納百川,不分清濁」,但馬英九過去的行事作風,則是堅持法治與原則,「舉世皆濁我獨清」。這種風格當然會讓一些厭惡骯髒政治的人民所認同。

李怡認為,馬英九的大比數當選,說明國民黨內傾向改革的黨員佔了多數。也可能是這些年國民黨員或台灣民眾對黑金政治已經深惡痛絕,因此民意有撥亂反正的意向。不過,馬英九要改革老朽的,已習慣在地方派系與各方政治勢力分贓下運作的國民黨,真是談何容易!

相關新聞
王金平南部造勢 眷村地方黨部黨員熱情相挺
王駁三謠言 促黨中央限時處理
費良勇:退黨潮引起中共恐慌
分析台灣國民黨主席選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