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調查顯示福利違規受罰者生活艱辛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新笛編譯報導)據一項新研究顯示,因違反社福單位(Centrelink)規定而被削減津貼的福利金領取者中,有近半數生活貧困,導致三餐不得溫飽;並因難以支付帳單,則在家裏不得使用暖氣取暖。

據澳新社消息,受家庭和社會服務部(FaCS)委託,新南威爾士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SPRC) 的伊爾德里(Tony Eardley)博士及同事在2002-03年進行了該項調查研究。
伊爾德里(Tony Eardley)博士說,該調查並沒發現任何證據足以證實,經濟罰款會促使違規者在將來去履行責任。他說,“並無充足的證據顯示罰款是有效果的。”
該調查是就不同程度違反福利條約的1005名新的津貼者和較年青津貼的領取者進行了調查。他們“違規”的範圍從不參加工作面試到對Centrelink的聯繫不予答復等。

對於提出的問題,有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說罰金增加了他們找工作的決心,但有近 40%的人說撤銷福利使他們更難去找工作。而研究顯示罰金越高,人們越可能在將來再次違反規定。
伊爾德里(Tony Eardley)博士說,“總的來說,我們發現影響越嚴重的現象包括:這段時期內有更多的人違規,更多住房不穩定,更差的健康狀況,和更少的人具備近期工作的經驗。”

約有65%的人說當他們的福利收入被削減或取消時,有多種現金流動問題。
42%的人告知他們有多方面的困難,如被迫減餐。約有20%的人說在遭到經濟處罰後,鋌而走險,包括偷竊和販毒。少數人甚至無家可歸。

被調查者中近10%的人在英語書寫能力上有困難,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至少搬過一次家。近45%的人和他們的父母或其他親屬住在一起。而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認他們有某些殘疾或心理疾病,但沒有要求殘疾津貼(DSP)。

伊爾德里博士說,違反福利安排的人士最有可能是25歲以下澳洲出生的男子和澳洲土著人,但並不是那些最弱勢的福利金領取者。近一半的被調查者身體狀況良好或很好,36%的人在被調查時有薪資工作。

伊爾德里博士說,他不認為作為政府福利改革一部分的支付延遲體制會改善依賴福利生活的人的生活條件。他說,採取一個模式適用於全部的違規計畫,意味著一個小小行政違規就會受到嚴重的經濟處罰。“在我看來這仍會導致高額的罰款。”

目前和三個同事一起開展此項研究的伊爾德里博士,將在7月20日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召開的一項主流社會政策大會上發表該項調查結果。(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布什重申:羅夫案會秉公處理
休威特週六在雪梨歌劇院迎娶
澳農民自成一國抗稅 遭政府起訴
四人宜蘭山區失聯  警消今天上午尋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