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免驚 濃煙不具毒害性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良哲、許國楨、楊政郡、楊雅民╱台中報導〕在台中市發生化學工廠大火之後,環保單位立刻依據化學災害處理原則來進行,並派出檢測儀器現場了解是否有毒性化學物質溢出,後來環保人員發現,該工廠所存放的列管毒化物「二甲基甲醯胺」、「甲苯」並未遭到火舌延燒,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根據台中市環保局的列管資料顯示,發生大火的欣晃化工廠從事生產醫藥品中間體及樹脂用紫外線起始劑、塑膠用抗紫外線安定劑,儲存有列管毒化物「二甲基甲醯胺」、「甲苯」,其中「二甲基甲醯胺」此一物質為液態,主要可傷害人體的內臟及中樞神經,且在高溫下具有爆炸性,因此在大火發生之後,濃煙陣陣飄向台中市區,環保局擔心會危及市民健康。

隨後環保署中區毒化物應變中心派出檢測儀器到火災現場進行檢測,結果在第1次檢測時,發現有乙烯、甲烷及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第2次則又發現了氨氣、甲醇等物質,並無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及其衍生物,判斷這些物質濃度不高下,並不具危害性。

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在火勢減緩之後,消防人員進入火場時發現,欣晃化工廠儲存列管毒化物「二甲基甲醯胺」、「甲苯」並未遭到大火波及,因此也不會有外洩的情況發生,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環保局說,如果此次的大火延燒到「二甲基甲醯胺」,不但會產生有毒的化學物質,危害到附近居民的身體安全,更可能因溫度過高而發生嚴重爆炸,火場情況將更加危險,至於「二甲基甲醯胺」的滅火方式,無法使用一般的水來滅火,而是要使用酒精泡沫、化學乾粉或是二氧化碳,增加救災時的困難度。

勞委會表示,過去4年對台中欣晃進行的13次檢查紀錄,曾因違反電氣防爆及安全設施規則等規定,被處以停工3次、罰鍰1次的處分。

勞委會表示,台中欣晃是以氫氧化鈉、二甲苯等為原料,以批式製程生產抗紫外線塑膠添加劑,夏季天氣炎熱,容易分解蓄熱,公司應對儲存量控制、控制儲存溫度、不相容性物質分區存放、火源管制、消防設施等特別留意,避免災害發生。

〈民眾注意事項〉遇化學災害 往上風處逃

〔記者林良哲、蘇孟娟╱台中報導〕中區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經理、台中榮總急診主治醫師張群岳強調,除非是直接、大量接觸刺激性氣體,才可能造成全身性傷害,民眾如果沒有出現如喉嚨沙啞、流鼻水、呼吸不順等呼吸道症狀,都不必大驚小怪。

環保局指出,在發生化學災害時有下列幾項應注意,首先就是要逃離事件現場,不要繼續停留原地,以免受到更大的傷害,另要跑到上風處,千萬不能逗留在下風處,以免吸入有毒物體;之後要將身上的衣服全數換掉,最好還要將全身洗浴乾淨,或戴上口罩,以免吸入更多的有毒物質,影響身體健康。

張群岳指出,化學物依特性不同,形成的人體反應也各異,有的揮發性高,有的屬碳氫化合物或刺激性氣體,一般均須直接且大量接觸後,才可能形成全身性傷害,提醒民眾不必恐慌。

張群岳說,民眾遇到刺激性氣體時,立即持弄溼的毛巾遮摀口鼻後遠離現場,約離600公尺遠是最佳防護之道,若是一般口罩也最好弄溼再戴。

張群岳說,一般遇刺激性氣體應會出現喉嚨發癢、聲音沙啞、流鼻水、眼睛刺痛、灼熱感等上呼吸道症狀,或是化學物質造成變性血紅素,導致血液帶氧率不足,就會出現呼吸急促,民眾若已到只能困難發出一、兩個字時,就須插管治療,變性血紅素逾20%到30%時,也須施予氧氣甚至解毒劑治療,但民眾若沒有類似症狀時,均不必大驚小怪。

另張群岳則提醒有氣喘或慢性肺氣腫情況的病人,若遇類似情況,則應避免在室外,以免對肺部形成刺激。

此外,不少民眾誤傳喝牛奶可解毒,張群岳特別澄清,牛奶只對如鉛、鎘等金屬中毒時解毒有效,與化學刺激性氣體解毒無關,請民眾留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