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投縣竹山中央里古法釀醬油成社區特色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良蓉南投縣六日電)一瓶好醬油除了可以為菜餚加分,還可以讓地方傳香千里。南投縣竹山中央里社區近來推動古法釀造醬油,還向文建會申請經費開辦研習班,邀請老師傅傳承手藝,做為社區獨一無二的新賣點。

中部地區老字號的協莊醬油就位於竹山的中央里,以傳統工法釀造醬油有近百年歷史。在八年前,從家族長輩手中接手醬油工廠的莊東川,由於已經七十多歲,年事巳高,又因祖傳事業後繼無人,決定退休,百年醬油廠也跟著走入歷史。

十多歲就開始學手工釀製醬油的莊東川,雖然己經退休,但是,一手好功夫不僅寶刀未老,連製作的器具都保存完好,包括台灣早年用來熬煮醬油的大蒸籠與燒米糠的灶、封蓋機,即使老舊不堪,卻也多是難得再見的古董。

鑑於協莊醬油一度是地方風光的產業,更是地方產業之寶,八年前莊東川決定退休後,地方認為手工醬油的傳統產業文化也跟著走入歷史相當可惜,決定保留這項極具傳承價值的產業文化做為社區特色,因此請出八十二高齡的莊東川老先生重出江湖,指導社區民眾如何做出「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古早味。

中央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金水指出,早年賣醬油都是以鐵馬載到特定的雜貨店寄放,收錢時再順便將空瓶收回,就像如鄉下地區常見的寄藥包一般,從製造到販賣都很辛苦,社區民眾在學習過程中,也同時體會到古早產業的經營不易。

在地方敦請下重出江湖的莊東川老先生,在指導社區民眾釀醬油時,搬出全副的道具,不僅不藏私,但也不放水,相當嚴格,做出來的醬油不論味道、色澤與香醇度自然是時下速食、化學醬油難以相提並論。

尤其要求在測試鹹度時絲毫不能馬虎,全程從挑選上好黑豆,浸泡四至六小時,蒸軟後添加酵母攪拌再置放古老大甕,再封存曝曬約一百二十天左右,之後經過燉煮、過濾、濃縮等過程,長達一百五十天,上好的手工醬油才算大功告成

有機會到社寮紫南宮的遊客,不妨順道拜訪隔壁的中央里,與這裡的鄉親分享濃濃的醬油香與人情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