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陸委會:中國專業人士在台違規件數創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一日電)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劉德勳今天表示,今年一至七月中國大陸專業人士在台違規處分件數達一百二十五件,數量創新高;他呼籲民間邀訪單位和中國人士,遵守台灣相關法令規範,以維護兩岸正常的交流秩序。

陸委會上午召開委員會議,劉德勳在會後記者會表示,今年七月有「山東省濱州市委書記孫某等一行五人」、「寧波地區商務活動參訪團施某等一行八人」、「連雲港市商務活動參訪團王某等一行七人」等三個中國參訪團體,涉及在台從事與許可目的不符活動,或故意隱匿官員身分,偽冒為民間商務人士申請來台從事商務活動等違規事由,主管機關將他們強制遣送出境。

劉德勳說,山東紡織工程學會參訪團孫某等一行,是應台灣區同業公會邀請來台,該團擅自變更原核定行程,未經相關機關事先同意,在七月十三日違規進入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瞭解生物科技產業。

另外,由某資訊公司邀請寧波地區施某一行八人,及由某企業公司邀請連雲港市王某一行七人等兩個商務參訪團,故意隱匿團員現多具有「寧波市外經貿局副局長」、「連雲港市灌南縣開發區主任」等負責對台招商業務的官員身分,而偽冒為「寧波保稅區杰瑞軟件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連雲港市天研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民間商務人士身分,都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規定。

陸委會統計,中國大陸專業人士在台違規處分件數前年為一百五十五件、去年為一百七十九件,但今年一至七月已達一百二十五件,創下新高紀錄。

劉德勳分析,違規件數增加原因主要是行政機制結合商業網路,讓中國來台專業人士身分比較容易查出。但他不諱言,此事「無法做到滴水不漏」。

他表示,以往中國人士以偽冒身分申請來台,從事與許可目的不符活動者,在專業交流領域較常見,而七月有兩起偽冒身分循商務活動名義申請來台案件,值得進一步觀察。

劉德勳指出,政府於今年二月公告實施「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主要本於「交流歸交流、商務歸商務」用意,給予中國人士來台從事商務活動的便捷性,希望民間邀訪單位及中國人士能遵守相關規範;對於違規案件,主管機關也將依法速辦嚴處,維護兩岸正常的交流秩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