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學者 看壞中國經濟

標籤:

【大紀元8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雷斯科特昨日晉見陳水扁總統時評析中國經濟表示,中國的快速成長是把一些低生產力、傳統產業資源移到比較現代化、都市化的工業,然而,這樣的資源轉移無法長久進行下去,經濟成長的速度可能也會因此停止。

陳總統在接見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 )博士,對他在獲獎後不久即應邀來台公開演講,表達歡迎及感謝之意。總統也特別藉會面機會,聆聽他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獨特看法。

普雷斯科特以其觀察表示,中國現在的生產力遠低於比較富有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西歐、台灣、新加坡、日本、南韓等,尤其,中國一些比較現代化產業的統計數字並不是非常樂觀。他相信,當低生產力資源轉移停止,經濟成長的速度可能因此也會停止。

總統也請訪賓針對台灣未來經濟前景提出看法。總統詢問說,當台灣經濟直接向中國傾斜時,去年台灣對中國出口占整體出口的二十六%,對中國投資也占整體對外投資的六十七%,比重非常高,這種高度依賴中國的情形,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會有何風險?又該如何讓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能永續發展。

普雷斯科特回答說,他難以預測中國未來會對台灣採取怎樣的政策。但是他相信,台商到中國投資時,已仔細思考將來台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是何種形態,就他所知,已有一些高附加價值及高科技產業的生產線已轉移到中國,因為那裡的勞工工資低,可以把在中國生產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

他說,中國的經濟目前雖是穩定成長,但仍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投資分散到不同國家,要有其他的投資可作替代。

陳總統在回應時指出,誠如普雷斯科特所了解的,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不得不考慮政治風險,這也是我們與其他國家推動國際貿易、經貿合作、商業往來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中國一直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隨時要吞併台灣、統一台灣,這就是最大的政治風險,所以,要讓「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的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將會非常困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水利署:南桃供水率94% 今夜全面復水
水利署籲南桃園民眾復水後勿搶用
陳瑞隆:中國磁吸 台灣依賴風險提高
福州市公交車爆炸:一個人的絕望還是一個階層的絕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