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薛琦:物價將回穩 勿擔憂油價飆漲效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四日電)國際油價近日一度飆上每桶67美元,99%能源依靠進口的台灣,很多人擔心物價未來會失控,對此,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表示,今年前7月核心物價年增率0.68%,遠低於2%,油價飆漲負面效應台灣國人不需過度憂慮。

由於全球需求強勁及美國煉油廠發生意外狀況,供油疑慮升高,國際油價近日在紐約一度衝上每桶67美元,油價高漲除讓台灣需付出更多進口成本外,對物價所帶動的效應更引人矚目。

國際油價從每桶50美元、60美元至67美元一路飆漲,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最近發佈預測,今年第3、第4季WTI油價分別為59.2美元及57.94美元,今年預估為54.98美元;至2006年底止,西德州油價各季均將維持在每桶56美元以上。

但據Mercados & Gestion de Valores公司分析師羅培茲在8月11日預測,未來2至3個月內,國際油價會接近70至80美元。

雖然油價一路飆漲,但台灣國內政府官員的看法則相對樂觀,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胡勝正分析,這波油價大漲是供給面因素造成,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法赫德過世、颶風接二連三侵襲墨西哥灣,及美國煉油廠事故不斷等。

但胡勝正認為,沙國新國王已上任,美國天候因素影響應屬短期,再從美國股市表現觀察,如果油價上漲會對經濟造成很大影響,那股價應會在第一時間反應,但美國股市並未大幅下挫,台股也波動不大,顯示大家都不認為目前的高油價會對經濟造成很大衝擊。

他認為,若扣除供給面因素,中長期油價均衡價應在50美元上下。

油價未來走勢還尚待評估,不過,對民眾有切身的影響正在持續發展中,那就是物價年增率節節走高,恐加快央行升息政策。

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佈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37%,為連續三個月漲幅逾2%,1至7月平均較去年同期上漲1.92%;雖然其中主要是颱風造成農產品價格大漲影響,但中油及台塑上調油品價約7%,對各行各業衝擊將陸續顯現。

胡勝正不願對央行升息政策發表評論,但認為油價飆漲對CPI確有一定程度的衝擊,若油價持續居高不下,中油成本轉嫁壓力大,對今年CPI要維持2%以下,確有困難;不過,通膨率只要低於3%,都在可忍受範圍內。

至於主計處官員分析,目前油料費占 CPI權數僅2.3%,依模式推估,若油品價格上漲1成,時間要保持在一年以上,且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則CPI將上升0.39個百分點,但由於油價是8月才調漲,因此,油品漲價對今年物價上升壓力不超過0.2個百分點。

官員進一步表示,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對台灣物價是有壓力,但影響絕不會像第一及第二次石油危機般嚴重,因為經過技術提升及產業結構改變,對原油依存度下降,再加上產品是全球分工,民眾不必有過度悲觀心理。

薛琦表示,1至7月不含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CPI(即核心物價)僅上漲0.68%,代表下半年在天候因素消失後,物價應會逐步回穩。

薛琦進一步表示,為維持物價穩定,央行利率自然會隨之調整,但除非核心物價已超過2%,否則相關政策以維持目前穩健腳步進行即可,不須太急切變動。

此外,台灣國人關切物價上漲現象雖然很好,但不如把更多焦點放在失業率或是賦稅不公平議題上,這對人民有更急迫的政策性需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