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網絡和手機組織示威能促民主?

標籤:

【大紀元8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中文部2005年8月14日華盛頓報導)近年來,中國各地民眾舉行示威抗議活動越來越多,觀察人士注意到,現在中國民眾在舉行集體抗議之前往往利用手機、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進行聯絡,這使得當局封鎖消息的難度越來越大。面對這種趨勢,人們不禁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利用高科技組織抗議示威以及這類群眾活動的增多,是否會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民主自由呢?聽眾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種種看法。

*示威不導致民主*

上海的毛先生認為,中國的民眾抗議示威不會帶來民主。他說:

“那種抗議是不可能帶來民主的。中國歷史上爆發了那麼多農民起義,哪一次農民起義給中國帶來了民主和自由呢?共產黨也是靠起義起家的,但是共產黨有沒有帶來民主呢?沒有。還有很多國家,它的那種抗議遊行,建立一個新政權,仍然是一個專政的政權,就是一個循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帶來民主的。”

*維權抗議增加民主活力*

山西的李先生說,不能低估民眾維權抗議活動促進民主進程的作用。他是這樣說的:

“利用高科技的通訊手段進行維權抗議活動可以為中國的民主進程增加一絲新的活力,因為隨著人民維權意識的提高以及手機、互聯網的繼續普及,更多的人會利用這種良好的通訊方式進行自發的聯絡,然後維權。這樣,對地方政府和中共整體的局面都有一種很好的動搖作用。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怎麼能忽視這種維權活動對中國民主進程的良好促進作用呢?我認為前景是廣闊的。”

遼寧的金先生認為,維權抗議活動不會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民主自由。

“抗議的人大多數都是社會基層的,他們的目標也不是統一的,可能導致共產黨採取強硬的措施,逮捕更多的人。”

*英法經驗*

湖南的王先生談到歐洲歷史上的群眾運動對中國民主進程的借鑒作用。他說:

“中國和歐洲有些不一樣,第一是傳統的文化,第二是傳統的農業國,群眾的示威遊行基本是零星的,不是全國統一的。但是,從長遠看來,考慮到歐洲歷史上的法國大革命和英國的憲章運動,如果看到他們這種進步的結果,我覺得應當正面地看待它(群眾示威遊行)。”

*有用但有限*

上海的石先生認為,高科技手段對促進中國民主的作用非常有限:

“其實,這就是所謂當年的引進『德先生』、『賽先生』,就是科技是不是能對政治起作用。我個人認為是可以起作用的,只不過有的地方起作用大一點,有的地方起作用小一點,有的地方起作用快一點,有的地方起作用慢一點。

“但是,中國有一個很嚴格的規定,全國的組織一般是不容許成立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光是想通過互聯網、手機在全國串起來、通起來,基本是不大現實的。”

河南的王先生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說:

“高科技對中國的民主進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中國現在的條件下,它不能起決定性作用。說實在的,從我現在所看到的我們河南的情況,人口基數大,農村人口多,老百姓現在的狀態是渾渾噩噩的。”

最後,感謝聽眾朋友參加我們的討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總統:集體合作促成太平洋和平 中國和平崛起 
哥斯大黎加總統:集體合作永續發展太平洋
貝爾傑:民主將為環太平洋國家帶向美好未來
馬英九回復王丹祝賀 期待中國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