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外資購買中國銀行10%股權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蔚然2005年8月18日華盛頓報導)蘇格蘭皇家銀行星期四宣佈,跟美林公司和香港大亨李嘉誠共同投資31億美元,購買中國銀行10%的股份。這是外國大銀行投資中國國有銀行的又一宗大筆交易。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這些銀行的策略也夾帶有一定的風險。

*蘇格蘭皇家銀行將成中銀董事*

蘇格蘭皇家銀行是英國第二大銀行。在購買中國銀行股份的31億美元中,蘇格蘭皇家銀行出資16億美元,其餘的15億美元由投資夥伴美林公司和香港大亨李嘉誠的李嘉誠基金支付。作為這兩個投資夥伴的代表,蘇格蘭皇家銀行不僅佔有中國銀行10%的股份,而且還在中國銀行的董事會裡佔據一個席位。

這一消息的傳來,印證了市場上幾週以來的傳聞。中國銀行是中國第二大銀行,在全國各地有1萬1千多個分行和支行,占中國信貸總額的12%,佔居民儲蓄市場的份額為14%。中國政府為了支持中國銀行的改革,2003年底曾注資225億美元,幫助中國銀行註銷壞帳,並準備在2006年第一季度上市。

*外資望進入中國銀行業市場*

美國斯特拉斯漢姆全球諮詢公司的研究部主任卡梅倫.費根告訴記者說,蘇格蘭銀行無疑是希望進入潛力巨大的中國銀行業市場。

他說:“他們希望進軍中國,希望打入中國市場,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他們是通過跟中國政府合作,爭取在中國市場中站穩腳跟。”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曾做出承諾,將在2006年底全面開放銀行業。外國銀行由於看好中國巨大的潛在市場,看好中國1萬6千5百億美元的居民存款,最近兩年紛紛設法進入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為了提高國有銀行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也逐漸開始向外資出售國有銀行的股份。根據中國法律的規定,外資在中國國有銀行中持股的總比例不得超過25%,其中單一外資持股方的最高持股比例為20%。

*外資銀行兩種策略*

自去年年初以來,歐洲和美國的大銀行陸續投資中國國有銀行,投資總額高達60億美元,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包括美國銀行斥資25億美元購買中國建設銀行9%的股份,以及去年英國匯豐銀行購買交通銀行19.9%的股份等。特拉斯漢姆全球諮詢公司研究部主任費根表示,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市場,所有的外資銀行都希望抓住中國市場提供的機會。

他說:“我們能看出兩種策略,一種就是通過投資,跟中國大型國有銀行合作;另外一種策略是,有些銀行在等待2006年中國銀行業全部對外開放後,再進入中國,建立自己的分行。”

*不是戰略投資,是關係投資*

費根說,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哪種策略更有利,恐怕兩條路都不會那麼平坦。他舉例說,蘇格蘭皇家銀行購買中國銀行10%的股權,很難對中國銀行的管理和改革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此外,這些投資中國的外資銀行,還面臨著顯著的風險,因為中國國有銀行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政府的貸款職能機構,按照政策發放貸款。如今雖然要進行改革,讓它們變成以盈利為導向的金融機構,但是這種改革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他說:“因此,歸根結底,對於蘇格蘭皇家銀行這些外國銀行來說,合作夥伴還是效率低下、機構龐大、官僚主義嚴重的政府分支,這就夾帶了很大的風險。你很難得到正常的投資回報。我們認為,這類投資並不是基於利潤回報的戰略投資,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關係投資,是跟中國政府建立關係,方便長期發展。”

*廣東發展銀行讓外資控股?*

這個星期早些時候,曾有報導說,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向國內外投資者拍賣廣東發展銀行的51%的股份,這將是中國政府對國有銀行私有化進行的第一次嚐試。

星期四中國日報的報導說,德意志銀行和新加坡的DBS集團都計劃投資購買廣東發展銀行的股份,但是報導同時引述知情者的話說,廣發銀行不會讓外資控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今年外資亞洲投資 東京搶第1
大摩:6700點 3個月內看得到
投書:政府非法到農民祖墳山取土、摧毀祖墳
外資今年來在台集中市場買超3679.69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