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還記得市民的苦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特稿

昨天的馬英九,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因為馬主席時代來臨,但在國父紀念館舉行交接典禮的歡聲雷動下,咫尺之間的台北市政府,卻是問題重重,當「馬主席」角色大過「馬市長」,二百六十二萬台北市民,或許該選擇抗議吶喊。

馬英九執掌市府六年八個月,至今未解的一籮筐,花費上億元興建的市場、停車場、活動中心、豪華陸橋,不是設計不當就是偷工減料,或是效能不彰。

諷刺的是,當馬家軍為「黨代表直選中常委案」獲壓倒性勝利而振奮時,華陰街捷運變電所疑似毒氣外洩案還真相未明;當今天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熱正在發酵,信義商圈的交通夢魘卻壓迫著台北市民;當馬主席陪著連主席違規敬酒的當下,北市殯葬處員工正爆發蹺班喝酒違紀事件。

昨天,市府多位局處首長請假分享「馬主席」交棒後的喜悅,卻將市政問題掩蓋在媒體鏡頭背後,得過且過。

從今年四月開始,市府從副市長到各局處首長,為輔選馬主席而身心俱疲,請長假者一個接一個,對他們而言,幫「馬主席」就是幫「馬市長」,但對台北市民而言,「馬市長」領取人民公帑,每年有一千三百六十多億元預算在「馬市長」手上花費,二百六十二萬台北市民,敵不過一百零四萬黨員的現實,讓選民情何以堪。

馬市長認為,國發院招標出售的當下,北市府正進行國發院都市計畫變更案,只是巧合,沒有任何利益輸送問題,但台北市民要問的是,如果是一個不保證會變更成功的案子,若不是買主看上「馬市長」與「馬主席」間的微妙關係,為何會有業者願意出價、議價?

當馬主席角色大過馬市長,馬市長就將只是馬主席的附庸工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