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紡品談判待續 台商訂單轉戰東南亞等地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二十日電)美國與中國第三回合紡織品貿易談判會議日前在舊金山結束,雖然距離最後達成協定還缺臨門一角,不過台灣業者早已體認美國對中國全面實施出口設限的可能,不僅落實全球佈局策略,並縮減中國大陸產能,包括聚陽及台南企業等訂單轉移越、柬等東南亞或外銷日本等。

美中第三回合紡織品貿易談判會議 8月17日在舊金山結束。美方官員會後表示,已接近協定,但還要再開一次會議,也就是說,這次美中紡織品談判,距離最後達成協定,還缺臨門一腳。

美國紡織製造業者是否能如願對中國19項產品設限雖未定案,惟台灣成衣廠商早已體認到低成本、大量生產的優勢不再,除積極轉向全球佈局生產行銷外,鑒於美國可能對中國大陸全面實施出口設限,因而相繼調整大陸廠經營戰略。

紡織綜合研究所指出,2005年配額取消後,因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地區的成衣產品激增,美國擬對中國大陸進行防衛條款,亦即設立關稅障礙,以增加中國大陸成衣業者的出口成本,若中國大陸受到美國限制,其他東南亞地區包括柬埔寨、印度、印尼、越南等地將會有較多的出口競爭機會。

台灣成衣廠近年來陸續將工廠移往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也前進東南亞的越南、印尼、菲律賓及柬埔寨設廠或委託加工,或遠赴非洲的史瓦濟蘭、南非投資,使用當地配額而減少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度。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雖然大陸紡織成衣廠出口受到影響,但台灣業者也沒有因此受惠,從上半年出口數據分析,並無訂單回流台灣的現象,反而是進一步強化全球佈局,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據點大幅擴展版圖。

聚陽實業董事長周理平指出,預期美國商務部可能會對大陸紡織品輸美改採全面出口設限,這等同於將回歸至去年之前採配額管理的最壞局面。聚陽大陸廠目前以生產睡袍、嬰兒服、麻類、夾克及洋裝等六類冷門紡織品為主,並將原本大陸廠一年生產140萬打的規模,明年調降為110萬打。

周理平表示,未來將把新投資重心放在印尼、柬埔寨、越南三地,其中因應美國將給予優惠關稅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利基下,將大幅擴充柬埔寨及越南等地產能,估計總投資金額為500萬美元;此外,印尼廠也將計畫擴充50%的產能,預估今年產能達140萬打,明年提高至210萬打。

至於菲律賓及薩爾瓦多的生產線預估增加30%產能,以因應大陸廠產能縮減,其中菲律賓廠年產能由125萬打增加至162萬打。

台南企業因應中美紡織品大戰開打,從今年第三季起開始減少承接輸美休閒服訂單,一旦美國真的對中國大陸紡織品輸美全面實施出口設限,台南企業大陸廠外銷策略將轉變,改採外銷休閒服至日本,做為主戰場,另一方面,擴充柬埔寨三廠,新增高值化、免配額產品線。

年興公司因應美國將對中國大陸成衣紡品設限,將無限期暫緩赴大陸設牛仔成衣廠。目前年興在尼加拉瓜擁有月產12萬打的牛仔成衣廠及月產7萬打休閒成衣廠,未來計畫休閒成衣的部分出口美國,以享免關稅,創造更大的競爭力。

如興製衣則加快腳步加碼柬埔寨及越南廠。過去,柬埔寨廠一直是如興獲利金雞母,今年來由平織成衣訂單領域跨入針織成衣訂單,接單量大幅成長,產能已不敷使用,下半年積極擴充,其中柬埔寨及越南列為擴大規模的重要產區,預估柬埔寨明年度月產能可望達18萬打,針織生產線佔10萬打,較今年呈倍數成長。

而在越南廠方面,在針織生產線加入後,明年月產能倍增至4萬打,此外,由於該公司明年接獲一筆100萬件的針織訂單,因此薩爾瓦多廠明年2月也將增加針織生產線,擴大針織成衣生產領域。

儒鴻公司剛在柬埔寨建立生產基地,預計每年生產40萬件,加上新購併的大陸廠、越南、賴索托、台灣及泰國等地工廠,年產可達280萬件成衣。

整體而言,僵持近3個月後,中美紡織品新一輪談判雖還未達成協定,但早已落實全球佈局的廠商,可望成為中美紡織品貿易諮商的最大贏家。

相關新聞
中國紡品配額屆滿 恐爆歇業潮
專家團七月下旬赴非洲輔導紡織業台商
中國紡品傾銷 加國紡織業工會反彈
七月十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