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公益結合 立基在雙贏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十三日電)臺灣政府公益事業機關總被視為弱勢部門,主因與收入、支出不能相等有關。國內外私人企業,如近期設計師葉珈伶舉辦週年慶義賣募款及植村秀推動兒童藝術,則蘊藏雙贏與長遠概念。

  植村秀為少數亞洲保養品牌擠身國際大品牌的業者,去年植村秀除在台灣舉辦彩妝師選拔賽,授予冠軍全課程大禮,栽培新一代人才外,還捐款新台幣一百萬元給如果劇團,共同推動兒童藝術扶植計畫。

  上述計畫包含:發行每周電子報、季刊與親子藝術講座等,投注於啟發台灣藝術萌芽的前期工作。今年植村秀再捐出三十萬元,後期還陸續推動募款計畫,將自最受市場歡迎的潔顏油中提撥經費,持續推動去年的兒童藝術扶植計畫,讓商機與公益的生命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

  相對於日本市場規模為台灣數十倍,台灣時裝設計師品牌的經營愈顯困難。但在鄉下長大的設計師葉珈伶歡慶二十週年慶之餘,最近也發起一千件限量、新台幣一千九百八十元的T恤義賣活動,將所得四分之一捐給門諾醫院籌建門諾老人照顧社區之用。

各界業者在深耕茁壯後,自己做、也推廣公益事業,企業的做法告訴社會,公益不只是支出,助人也助己,市場是把啟動社會進步的鑰匙,不只有商機。

相關新聞
“酸酸甜甜”張含韻:以放假之名傳播快樂
人物風流 邵氏電影王國傳奇(上)
30歲來臨時 任泉告別偶像時代
商軟聯盟加強降低中小企業盜版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