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女聲》 以快樂的方式沖擊中國娛樂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訊】(中華網8月28日報導)26日晚,2005年《超級女聲》最后一場決賽在長沙結束,可以确信的是,關于《超級女聲》的話題并不會結束。《超級女聲》給中國娛樂電視帶來的沖擊,給國人心靈深處帶來的影響,并非簡單的罵与贊所能概括。

(圖∕中華網)


(圖∕中華網)


(圖∕中華網)


(圖∕中華網)


(圖∕中華網)


  《超級女聲》:平民文化的崛起

  經歷了2001年的收視和創收低谷時期的湖南衛視,面臨著一批明星娛樂類節目的停滯不前和因同質化競爭造成的方向迷失。在此情況下,2003年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在湖南本土試水式地推出《超級男聲》,在此基礎上又推出了《超級女聲》。2004年5月,《超級女聲》正式登上湖南衛視,通過与當地電視台合作的方式分別在長沙、武漢、南京、成都四個城市舉辦了這個節目。2005年3月起,《超級女聲》又在廣州、長沙、鄭州、成都、杭州等五個城市相繼推出,受到各地電視觀眾的歡迎和追捧。

  《超級女聲》是一檔以音樂選秀為外殼的娛樂性節目,提出想唱就唱的理念和口號。只要喜愛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計年齡、不論外型、不問地域,均可免費報名參加,連同節目中大眾投票決定選手去留的淘汰方式,倡導一种全民快樂的娛樂方式。

  2005年《超級女聲》五大唱區共吸引了15万人前來參加。初步估計,在全國范圍內收看前5場總決選的觀眾總量達到1.95億人。其中總決選6進5的直播收視份額更高達19.45%,同時段排名全國所有衛星頻道第一名。《超級女聲》已經成為中國電視觀眾周末晚間的一場聲勢浩大的狂歡盛宴。

  在廣告營銷方面,國內知名企業蒙牛乳業集團出資近3000万元冠名超級女聲,并為推出新產品蒙牛酸酸乳,在其他媒體總共投入一億多元廣告費,《超級女聲》也借助企業的推廣手段和网絡營銷進一步提升品牌。蒙牛与《超級女聲》的結合所產生的整合傳播效果被業界稱為國內廣告營銷的經典案例。

  2004年,《超級女聲》被國內新銳雜志《新周刊》評為年度創意TV秀。進入決賽以后,每場短信互動參与人數已經超過100万人,觀眾總投票數高達400万,网上的評論和跟貼更是不計其數。

  對于已成為一种社會現象的《超級女聲》,學界和傳媒業界均有多層面的分析。湖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雷鳴強說,過去我們的選美、歌唱比賽等節目都是選拔精英的節目,標准是崇高的,專家是專業的,整個過程也是單向的。而《超級女聲》主要是平民的參与和對話,從唱法到評判標准都是多樣化的,群眾性和互動性都很強。這是一种創新,也是電視娛樂的一种新形式。

  長沙電視台女性頻道常務副總監孫健表示,《超級女聲》類似于真人秀的節目。在美國,真人秀已經風行了一二十年,形成了很多經典的節目模式。隨著中國電視与世界的接軌,一些電視潮流和節目形式的借鑒和仿效,也是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中國電視以前教化的成分太多,以《超級女聲》為代表的一批娛樂節目突圍而出,很容易吸引觀眾的眼球。

  毀譽不一:國人愛看卻是不爭的現實

  作為電視新生力量的《超級女聲》,自出現至今,譽者眾,毀者也不少。万人逃學報名、黑幕說、選手簽約問題、低俗節目等論調与精神文明建設的奇葩等陣陣叫好聲齊齊亮相。隨著比賽的不斷進行,尤其進入總決賽階段后,批評聲音日漸衰弱。毀譽纏身的《超級女聲》,從多方爭論到今天的圓滿收官,一路上可謂如履薄冰。

  7月下旬,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時統宇表示,《超級女聲》是很惡俗的節目,只有降低這些節目的播出量,并在黃金時間增加新聞、社教類節目的播出量才能解決節目的低俗化問題。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認為,開展公眾輿論監督和制定獎懲机制能更好地解決低俗化問題。

  面對指責,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局長、湖南湘軍的靈魂人物魏文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超級女聲》主要面對廣大年輕人,由于節目的零門檻,制作者從一開始就注意了節目的品味和格調。

  魏文彬說,《超級女聲》的超常火爆,說明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重要性。新聞媒體要為构建和諧社會做貢獻,必須認真落實三貼近的要求。

  在國內社會各界關于文藝娛樂節目的低俗化傾向的問題討論中,關于片面追求收視率是万惡之源的觀點引起了廣泛注意。這种觀點認為,目前電視台把收視率當成命根子,因為收視率影響廣告收益,收視率也就成了衡量節目質量和主持人能力的標准,從而造成少數主持人放松自身約束,迎合庸俗、低俗之風。

  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李浩表示,《超級女聲》是一個通俗的節目,但不是低俗。電視的本質就是通俗文化,以快速消費的形式來傳播,這些都決定了《超級女聲》要以通俗的形式与觀眾交流。只有低級、下流、庸俗甚至反動的節目才稱得上是低俗的節目,目前還沒有找到明顯的例子來說明超女是低俗的。另外,收視率与是否低俗之間沒有必然聯系,《超級女聲》是靠新穎的節目形式來吸引觀眾的,而非通過低俗手段來簡單迎合觀眾口味。高收視的節目不一定是好節目,但無收視的節目肯定不是好節目。就像一份發行量太低的報紙,是很難有底气說影響力很大的。

  雷鳴強認為,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避開《超級女聲》為何如此受群眾歡迎的問題。對于《超級女聲》,我們不能簡單地叫喊封殺,而是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電視觀眾特別是青少年需要的文化生活和文化產品是多樣化的,但目前我國文化生態是不均衡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使《超級女聲》的出現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由于《超級女聲》的參加者和追捧者有相當部分是未成年人,超女是否影響未成年人教育也成為社會各界爭論的熱點。四川某媒體曾出現過万人逃學報名參加超女的報道,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的注意。

  湖南衛視事后對此報道的回應是:万人逃學的消息實屬媒體無限度夸大,報名當天是5月14日周六,本來就不是學生上課的時間,而且當天整個排隊報名人數大致估算為万人左右,何來万名學生逃學?

  李浩表示,今年《超級女聲》在五城市進入晉級淘汰賽和最后總決賽的選手中,屬于在校中學生的比例只有19%,而進入總決賽的10名選手中則沒有一名中學生。此外,在節目的后一階段,湖南衛視也明确要求將成都、鄭州、杭州三地的節目錄制和播出時間都限定在周末,同時將有關晉級淘汰賽和總決賽調整到暑假進行。至于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和評委過于苛刻的點評,主辦方也做了及時的調整。

  長沙市第一中學初三級教師肖紅葉認為《超級女聲》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是正面大于負面。她說:這一代孩子是在各方面的呵護中成長起來的,好話听得太多,挫折受得太少。學生們參加《超級女聲》除了能鍛煉他們的勇气和能力外,還能讓他們听到些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評价,讓他們直面殘酷的現實,讓他們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委婉的。這些心理歷練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好處。

  同時,肖紅葉也認為,無論主辦方還是教育者,都要利用好超女這個平台對青少年進行适當的指引,防止部分青少年產生一夜成名、一唱成名的心理。主辦方日后應該嚴格規定參賽選手的年齡下限。
  湖南衛視:明年把《超級女聲》辦得更好

  雖然諸多爭論,《超級女聲》仍然在寬容和理解中走到今天。隨著中國電視与世界的接軌,目前還處在模仿階段的中國電視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与其他國家的電視展開全面的競爭。包括《超級女聲》在內的中國一大批优秀的電視娛樂節目,改革和創新是其邁向新起點的原動力。

  對于《超級女聲》的未來,來自湖南廣電高層的聲音相信會讓國內眾多超女迷感到高興。魏文彬在采訪中對記者說:和其他娛樂節目一樣,未來的《超級女聲》會不斷改革,不斷完善。而且在此基礎上,明年還要辦《超級男聲》。

  魏文彬表示,今后《超級女聲》會朝更健康、更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并明确定位為以年輕人為主的節目。首先是節目報名和錄制等環節將安排在假期,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再是嚴格規定16歲以上才能參賽;三是在過去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對選手的歌曲、台風、服裝和主持人、評委等各方面進行改進,同時強化奮斗、勵志、快樂等精神追求的節目內容,力爭找到一种既健康又适合青少年特點的節目形式。

  湖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雷鳴強說:青少年的成長需要吸收多种層面的文化養分。無論如何,《超級女聲》只是一檔電視節目,大眾不要期望她能肩負起培養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使命,也無需把超女看成是青少年的唯一。《超級女聲》的未來關鍵是怎樣以一种符合青少年特點的形式出現,將節目改造、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

  湖南衛視知名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第一代導演宋點表示,未來娛樂節目肯定是朝大眾參与的方向發展。《超級女聲》更印證了嘉賓、明星個體閃亮的時代已經過去,娛樂電視的主體已經變成電視机前的人。优秀的節目必定是從觀眾中來,又回到觀眾中去。未來的理想電視將會是通過表達快樂來重塑人与人之間的信任,用生命、道德等元素來影響人們的生活。

  (湖南頻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何炅怕說錯話招來板磚 要全身逃脫“超女”
黑楠退出評委席 出書披露“超級女聲”內幕
“超女”媽媽們思念女兒 盼女兒回家團聚
常寬回馬玉濤上三強懸念少 揪心超女今告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