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演練中的民意指向

叢亞平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訊】最近在民間捲起一股「超女」熱潮,「超女」這一字眼在媒體上頻頻出現。所謂「超女」,就是湖南衛視主辦的「超級女聲」節目,其聲勢竟蓋過了老大哥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全國歌手大賽。

   為甚麼一個文藝類的節目會創下國內第一收視率,成為歷時半年、輻射全國、牽動千百萬民眾的「大事件」?民眾如此強烈的反響,究竟為的是甚麼?

   原因當然很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因為整個活動打破了過去電視選秀的選舉規則和程序,體現出從未有過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使廣大民眾有了一個難得的「主動參與和選擇的機會」。

   民眾之所以熱愛「超女」,是因為站在舞台上被選的不是帝王將相明星大腕,而是普通的「庶民」;而擔任評委的不只是幾個有身份的專家、權威,用去掉一個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幾個人投票來決定,而是千千萬萬老百姓自己用發短信來投票選出。「海選」的整個過程不問出身,不問來由,只要願意,誰都有機會參與;而任何人,不管你是否委員、代表、官員、名流,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你都有權利通過「拇指投票」(發短信)選出你心中的明星。正如許多網友評論的:「廣泛民眾的投票、參與和觀看,在造就’超女’的同時,也造就了民眾自己的’平等且自由’的經歷。」

   確實,超級女聲所隱含的社會參與激情,令許多人感到了一絲振奮。

   人大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說:畢竟中國能夠實際的完全用投票的方式進行選擇的機會比較少。而中國人又已經普遍地接受了「民主、平等」的觀念。有了這種基本理念,總要通過某種方式釋放出來,體現到生活裡面。而超級女聲的競選提供了這樣的一種可能性,而且是相對透明的遊戲規則,使人們對自己的投票結果有自信。

   社會學家李銀河也認為:「超女」活動使人們體驗到自己能夠發出聲音了,自己的意願能夠表達了,不管表達點甚麼吧,總之是表達了,而且奏效了,這對於人們擺脫「無力感」是一種幫助。

   而上海大學教授朱大可則乾脆認為超級女聲是一場「美學民選」的預演。它首次允許民眾參選、投票和建構自己的偶像體系。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文化本身。如果這項活動能夠不斷調整程序,令其向著更加透明、健康的向度發展,它也完全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樣板,為更多的大眾媒體所倣傚,並成為構建「公民社會」的微妙「推力」。毫無疑問,沒有這樣的「公民社會」,「和諧社會」就是一句空話。

   由此看來,許多學者、評論家和公眾有一點共同看法,即選「超女」的做法和在其過程中群眾表現出的熱情之意義,已超過「超女」活動的本身,其民主選擇的價值值得社會許多領域借鑒。我們承認,選「超女」這種民主選擇比較簡單,操作不難,社會許多領域的民主選擇比之要複雜得多,難度要大得多。但重要的是,民主選擇的精神應該弘揚,群眾民主選擇的權利應該尊重,民主選擇的領域和範圍應有步驟、有秩序地不斷擴大。

   凡以「人民」和「群眾」名義所做的事情,凡有千千萬萬群眾參與的活動,凡涉及廣大民眾切身利益的舉措,都應該充分尊重民意,甚至要通過選票來抉擇。包括人民代表在內的各種代表選舉,各種先進模範、樣板標兵的產生,一些建設項目的確定及人事任用等等,都應在一定範圍內用適當的形式發揚民主,傾聽群眾的聲音,給予普通人以選擇的權利。這是改變盛行的「官本位」所必須的,對改變長期以來人民民主權利被漠視,被虛設,一切由小範圍少數領導或「專家」“權威」甚至個別領導決定的決策模式和領導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成為名副其實,而不是「理論上」的。

   應該看到,現實世界,一些地方和權力部門對維護和擴大手中的權力表現了更大的渴望和行動力,而給予人民更多機會行使民主選擇的權利則認識不深,缺乏熱情。

   做任何事,只有民意得到了尊重,人民群眾民主選擇的權利得到了實行,才會得到人民的認可和支持,才能激起人民群眾參與的熱情,才有事業的成功和社會的穩定。

   人民應享有的一切權利都要實實在在地還給他們。因為,這是「和諧社會、開放性社會」所必須具備的要素。

   但願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不是只能表現在「選舉超女」上,但願這場盛大的遊戲,並不僅僅只是遊戲!

(華夏經緯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任我贏:超女是民主 芙蓉是自由
天娛要送三強出國 李宇春檔期排到明年三月
追蹤: “超級女聲”盡顯超級眾生相
超級女聲青春紀念冊 第一時間揭密全接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